尘封700年 西夏王陵寻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沿着西夏王陵长长的神道向墓主人靠近的过程,仿佛一条朝圣之旅。在三十几度高温和毒辣的太阳下,前面那座闪着金光的土堆遥不可及。高温加上宁夏特有的烈日仿佛要蒸发掉人身上最后一滴水,但是贺兰山映衬下的那座金黄色的封土堆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吸引着人们一步一步向它靠近。那里埋葬着一个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强悍男人,西夏的开国皇帝李元昊。

770年前左右,一个强悍的少数民族——党项族在黄河西部崛起,他们的杰出首领李元昊于公元1038年在兴庆府(今宁夏银川市)称帝建元,国号大夏,因地处辽、金以西,史称西夏。凭借着金戈铁马、骁勇善战,西夏国从11世纪到13世纪,与宋、辽、金展开了反复较量,分庭鼎立达190年。鼎盛时期,其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内蒙古西南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广大地区,面积约83万平方公里,接近今天中国版图的1/11、几乎是宁夏区域面积的12倍。

西夏王陵建筑群在贺兰山下荒漠中,一直被认为是与圾及金字塔相对应的神秘的古代辉煌建筑,被誉为“东方金字塔”。考古人员对这一充满谜团的文明进行了一番又一番的探究,但是它的神秘面纱仍一直让世人迷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溯770多年前,西北大地耸立着一个与宋、辽鼎立的少数民族王国—党项人建立的“大夏”王朝,西夏语为“大白高国”。因其位于同一时期的宋、辽两国之西,历史上称之为“西夏”。它“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倚贺兰山以为固”,雄踞塞上,立朝189年,先后传位十主,为中国西部地区的开发作出了不朽贡献。

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草原上长期分裂的局面,蒙古迅速兴起并日渐强大,开始对外扩张和掳掠,首当其中的便是西夏。经历189年,曾在中国历史上威震一方的西夏王朝灭亡了,党项族也从此消失。只有贺兰山下一座座高大的土筑陵台──西夏王陵,仍然默默矗立在风雨之中,展示着神秘王朝的昔日辉煌。

西夏陵三号陵茔域面积15万平方米,是西夏陵九座帝王陵园中占地最大的和保护最好的一座,考古专家认定其为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的“泰陵”。

到了那座封土之前,一切的辛苦都变得值得。什么都不用做,只要仰望着这座来自700多年前的墓葬,好像就能与那个强悍的灵魂直接沟通,就能看到在700多年前宁夏这片土地上,一个民族的绝世辉煌,一个困扰世人近千年的绝世迷团。喜欢神秘之旅的朋友,不妨来宁夏一游。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