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陶瓷的收藏价值有多大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收藏界对于瓷器的研究一般都是到清代为止,多数人把眼光盯在明清瓷器上,而忽略了民国以来,特别是解放后的瓷器。而事实上,解放后,我国在陶瓷研究和烧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创作出了大量优秀作品。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就有很多让人赞不绝口的精品;新时期的中国陶瓷艺术更是出现了百花争妍的好势头,涌现出了许多享誉世界的优秀作品。

中国当代艺术陶瓷已经得到许多国外藏家的认可,和其他伟大的当代艺术门类一样,中国当代艺术陶瓷融合了很多中国的艺术元素,反映了中国的时代特征。收藏当代艺术陶瓷最大的好处,就是它的艺术性很强,很有欣赏性。由于技术的进步,现在的艺术陶瓷不论是在釉色还是在绘画方面,都比老窑瓷器漂亮得多。老瓷器只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但从欣赏的角度来讲,它是无法跟当代艺术陶瓷相提并论的。当代陶瓷是以当代人的眼光制作的,作为一种艺术品,它时尚、前沿,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反映了当代中国的精神风貌,成为这个时代的符号。

作为国内著名的陶瓷鉴定专家、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委员,这些年来,陈海波给很多藏友鉴定过宝物,在他看来,从艺术的角度来讲,当代艺术陶瓷确实比古瓷进步很多。

中国当代的绘画艺术和造型艺术同时受到世界的瞩目和欢迎。而中国的陶瓷艺术同时融入了这两种元素,成为更加能够体现中国艺术成就的项目,因此它的艺术价值是无可替代的。现在,已经有许多国画大师加入到创作艺术陶瓷的行列中来了,他们以瓷器为载体,发挥着他们卓越的艺术才能。作为能够体现这个时代精神的艺术品,它给我们带来的艺术享受是无与伦比的。

艺术陶瓷的市场优势

去年,美国曾有人对当今三大热门投资项目做过统计,金融证券的年回报率为8%,房产地产的年回报率为12%,而艺术品投资的年回报率竟然达到了25%。

“这个数据代表了美国的成熟、稳定的市场,而中国的艺术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很不成熟,回报率更是无限的!”陈海波根据近年来的拍卖行情分析说,在中国的艺术市场上,年回报率可以达到200%甚至更高。在陶瓷方面,他反对多数人“唯古是取”的思想,他说,仅2007年,就有许多当代艺术陶瓷拍出高价,超过百万的作品也已经出现。许多当代陶瓷大师的作品价格在几年内就由几千元涨到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高价,为增值最快的品种。这个收藏项目非常值得期待,相对于古瓷而言,它的优势显而易见。

一是中国当代艺术陶瓷有着宏大的国际市场的支撑。目前国际上承认的最大的当代艺术品投资有两大类,一个是油画,另一个就是中国的艺术陶瓷。国内外的美术界都非常重视中国当代艺术陶瓷的发展,近年来,中国美术馆等单位经常举办当代艺术陶瓷的展览,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一些艺术家和作品的知名度,活跃了市场。

二是当代艺术陶瓷在中国的艺术市场上还处于相对空白的阶段,价格处于底部,但是收藏的热潮已经开始升温,三到五年后,必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明清瓷器动辄几十万元,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而当代艺术陶瓷只要花几千块钱就可以买到,花几万块钱就可以买到很好的了。而那些大师制作的精品,数量非常有限,升值空间就更大。

三是收藏当代艺术陶瓷风险小。古瓷高深莫测,普通的收藏爱好者缺乏专业知识,一不小心就会买到赝品。作为鉴宝专家,陈海波见过太多的人因为买到赝品而遭到巨大的损失。而当代的艺术陶瓷就比较简单,所以投资风险也小。

如何投资艺术陶瓷

当记者问及当代艺术陶瓷中哪些作品更值得收藏和投资时,陈海波坦率地说,走名人路线是个捷径。目前还是那些“工艺美术大师”们的作品价值较高,因为“大师”的作品在材质、釉色、等方面均已达到很高的标准,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那些著名画家创作的艺术陶瓷由于艺术水准高,知名度也相对较大,所以更值得收藏。但是,他同时提出,名气很大的大师作品价格已经非常高,一般人难以接受。因此,要投资当代陶艺,也需要对其研究和关注。“我认为买那些名气不是很大,但实力雄厚的艺术家的作品,升值的可能性更大。”陈海波分析说,有些陶瓷艺术家很有实力,但目前名气不大,可是随着各方的努力和市场自身的运作,这些大师在将来市场上的走势也会越走越高。他还举例说,画家张晓刚在五六年前也没有多大的知名度,但仅仅这么几年就成了艺术市场上的巨星。现在的一些艺术陶瓷大师,很可能就像张晓刚一样,在三五年内成为享誉中外的名家。所以投资当代陶艺,还得关注当代陶瓷艺术界的动态,对行业有所了解,知道哪些艺术家更有发展潜力。

中国当代制瓷企业遍布全国各地。在陈海波看来,这些艺术陶瓷产地, 责任编辑:jjl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