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英文名称:MountHuangshan
编号:200-007
黄山于1990年根据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遴选标准C(II)、N(I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黄山,在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的鼎盛时期(公元16世纪中叶的“山水”风格)曾受到广泛的赞誉,以“震旦国中第一奇山”而闻名。今天,黄山以其壮丽的景色——生长在花岗岩石上的奇松和浮现在云海中的怪石而著称。对于从四面八方来到这个风景胜地的游客、诗人、画家和摄影家而言,黄山具有永恒的魅力。
概况
黄山古名黟山,唐代时,传说古代轩辕黄帝曾在这里修真炼丹,得道升天,于是在天宝六年(公元747年),由唐玄宗亲自下令,改名为黄山。
黄山雄踞风景秀丽的安徽南部,是我国最著名的山岳风景区之一。山体伟特,玲珑巧石,万姿千态。誉称“天开图画”,以伟奇幻险著称。风景区内重峦叠嶂、争奇献秀,有千米以上高峰77座。三十六大峰,巍峨峻峭;三十六小峰,峥嵘秀丽。“莲花”、“光明顶”、“天都”三大主峰,均海拔1800米以上,鼎足而三,高耸云外,称为“三天子都”。黄山美在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这里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无愧“人间仙境”之美誉。山中林木茂密,古树繁多,森林覆盖率达86.6%,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
黄山巍峨挺拔,雄奇瑰丽。古人评为“具有泰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岳之烟云、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峨嵋之清秀”,“集天下奇景于一体”。难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游罢黄山后,发出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叹。黄山有如天造的画境,她没有富丽堂皇的庙宇,也没有宏伟壮观的禅院宫观,全凭自己毫不雕饰的天姿国色。
黄山以奇松、巧石、云海、温泉“四绝”名冠天下,遍布峰壑的黄山松尤其独领风骚,百龄以上的古松数以万计,著名的有迎客松、送客松、卧龙松等31棵。黄山巧石有名可指的也有120多处,著名的石景有金鸡叫天门、松鼠跳天都、猴子观海等。黄山云海气象万千,黄山温泉,水质清纯,可饮可浴。
黄山有丰富的原生植物种质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的水资源尤添黄山之魅力。壮丽的云海奇观堪称一绝。黄山以博大的情怀,将各历史时期、各社会阶层的各种文化意识和行为熔为一体,在其自然景物与环境之间,形成了特定的黄山文化,是中国著名山水画派发祥地。
黄山也是一座天然的动、植物园,名花古木、珍禽异兽,种类繁多。黄山的历史文化沉积丰厚,历代遗留的寺庙、亭阁、盘道、古桥和摩崖石刻共200多处,散布在名峰秀水之间,增添了不少古雅意趣。黄山脚下的歙县、屯溪等地古迹繁多,尤以明代徽派古典建筑艺术著称于世。
黄山在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黄山与黄河、长江、长城齐名,成为中华民族的又一象征。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受世界保护的人类自然遗产目录,现已成为全人类的瑰宝。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