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唐卡的构图形式
西藏唐卡的构图形式是十分丰富的。中心构图在唐卡中是最常见的一种构图形式,是以主要人物为中心,上下左右展开故事情节,以达到画面主次分明,饱满均匀的效果,均齐中又有很多变化。如《三世佛像》,释迦牟尼的背面深色的烈焰腾空而起,四周风火交加,云腾烟绕集密,胜乐金刚、大威德在上方,两边和下方吉祥天母及下属护法诸神以各种动态呈现,使整个图面丰富多变。中心人物占画面统治地位,周围的人物布置均衡,所以画面在气魄上,既有磅礴的动势,又无杂乱之感。这类构图在绘制各类金刚、护法诸神中常用。在绘制度母、观音之类菩萨时,用中心构图法,但背景除头光、身光及盛开的鲜花或用手组成的图案装饰外,多用风景衬托蓝天、青山、绿水、白云、鲜花,这一切经画师巧妙地裁剪组合,给人以宁静优美之感,使观音度母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形象更加突出。绘制历辈高僧,以中间人物的动态、性格、特点配以自然界的景物,这类画的景物特别注意经营位置,尽量发挥写实风景的作用。
风俗画构图在唐卡中应用相当广泛。这种构图多用于绘制连环形式的传记或故事。它不受时间、空间及透视的影响,往往把一个故事或故事情节集中于一个画面。大家所熟知的大型系列唐卡《八思巴传》,囊括了八思巴整个一生的宗教、政治活动,把八思巴两次进京,沿途万里的风物习俗,尽收卷内。画面的景物随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变化,不受历史、时间、空间的限制,画面的人物不受远近透视关系的影响,安排得生动活泼,但整个画面统一在大的基调上,使构图很完整。如布达拉宫、哲蚌寺、扎什伦布寺的巨幅唐卡《释迦牟尼传》、《佛本生图》,以及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传记唐卡等都用这种构图绘制。这种唐卡面积一般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构图很完整,十分壮观。以表现建筑为主的唐卡,采用鸟瞰全局的散点透视构图法,把建筑的特征、结构充分表现出来,而且围绕建筑展开故事情节。如布达拉宫珍藏的唐卡中,有一幅描绘建筑布达拉宫时的宏伟场面,唐卡的每个情节都围绕建筑展开,其中穿插一些传说故事,使画面更富有情趣,从建筑开始到竣工典礼的情节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定期有其他各大寺庙的创建等都绘有以建筑为主的唐卡构图,充分表现了藏族人民在建筑方面的高超技能。
坛城图是一种以几何图形为主的构图,坛城是指佛的宫殿,由外到内以圆形和形的几何体形式层层相套构成,正中间为主尊或佛,外面图形以水图案及火焰图案装饰,第二层起用圆形的金刚图案、水图案、莲花图案装饰,表示大海、风墙、火墙和金刚墙、莲花墙、护城河。内套正方形图案表示城墙、屋檐,层层深入,最后到达主尊殿,并用红、黄、白、蓝表示东南西北四方,图案结构复杂,抽象和具象手法并用。坛城绘制难度很大,只有具备高超技艺和丰富多彩宗教知识的画师才能绘制,坛城虽为神佛宫殿,但其内容深奥难懂,是佛教密宗专修课。坛城的构图紧凑,图案繁复多变,装饰性强,具有很美的形式感。如大家所熟悉的唐卡《六道轮回图》、《四大部洲及风火水土图》、《天体日月星辰运行图》、《香巴拉图》等,构图更是变化无穷,从地球天体、藏历历法、十二属相纪年、四季变化、人类轮回、天堂地狱无所不有。它不仅给人以艺术享受,而且使人增长许多知识。
藏医学专用的各种唐卡,将人体发育、人体脉络、疾病原因、治疗方法、药物应用等详细绘出。这类唐卡构图简明、写实,内容丰富,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藏族医学科学挂图,不仅是研究藏医的珍贵资料,而且在艺术上也有欣赏价值。
藏传佛教密宗,起始于公元10世纪后半期,它和藏传佛教一样,是印度佛教密宗和西藏古老本教相结合的产物。所以藏传佛教密宗的神佛多得不计其数。笔者见过的绘进唐卡中的各种密宗神佛教就有639个,而每个神佛又都有变佛的本领,一变就是许多模样,变化的越多,说明本领越大。所以除了一些常见的、有明确特点的密宗神佛外,一般很难识别他们的身份。在唐卡中,最常见的有三尊密宗神佛,即胜乐金刚、集密金刚、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有62种,基本体为三头、十二臂、二足、胸前附母神,其状为一头、二臂、二足,立像;集密金刚有32种,常见的是盘腿坐像,本体为三头、八臂、二足;大威德金刚胸前附母神,其状为三头、四臂、二足,大威德金刚变化尤为多样,常见的形式有两种,一是附有母神像,另一是不附母神像,其状,正面为水牛头,顶生角,牛头周围另有八头围绕,三十四臂、十六足,多坐像。除上述三大金刚常被绘入唐卡外,各寺庙尚有自己的密宗大神唐卡。如萨迦寺的杰多吉唐卡,八头、十六臂、二足,交叉的两手,抱母神,左持金刚杵,右持骷髅,其他各手都持骷髅;母神一头、四臂、二足、手中也持骷髅。桑耶寺的普巴唐卡,二头、六臂、二足,胸前两手合十,身后有翅,腰围虎皮。扎什伦布寺里的团吉科洛唐卡,四头、三臂,每肩出八掌、二足,胸前附母神,等等。这类唐卡的构图方法都很巧妙,画师在处理众多的头、手和母神的头、手时,使它们形成一个圆圈,包围在金刚本体的周围
责任编辑:maggie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