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石文化与诗歌文化
诗歌是中华文化宝库中异彩纷呈的奇葩,中国宝玉石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光芒四射的瑰宝,它们自古就有着密切的联系,相辅相成、相映生辉、相得益彰,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共同演绎了瑰丽多彩的篇张。 古人对宝玉石美化生活的作用的认识日益加深,在诗歌中出现了大量的描写宝玉石的内容。
在早期的《诗经》中,就有不少有关宝玉石文化的名子,例如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投我以桃李,报之以琼瑶……,这里的琼瑶、琼琚指的是珍贵的玉器,用来象征淳朴美好愿望,表达了我国古人人民朴素善良的内心世界。 先秦文学中,许多绚丽多姿的诗篇又给宝玉石文化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例如屈原在《九歌》中写道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桴兮击鸣鼓,其中玉桴指的是玉头的鼓槌;《离骚》中折琼枝以为羞兮,精琼靡以为米长;为余驾飞龙兮,杂瑶象以为车……这里的琼枝指美丽的玉,琼靡指玉的碎屑,瑶象指的是美玉的象牙,借宝玉石之美描写宏大万千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出现了更多有关宝玉石文化的诗歌,例如乐府《战南城》中双珠玳瑁簪,《古诗为焦促卿妻作并序》中耳着明月口如含朱丹这里的珠、都是指珠宝首饰,朱丹指红宝石;曹植《美女篇》中玉帛不时安,这里玉与帛一起为古代行聘之礼;《西洲曲》中垂手明如玉,以玉形容手之白……这些诗歌都表明,当时的宝玉石已经在民间较为广泛的流传,珠宝首饰的种类与款式也更为多样,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唐宋明清时期,我国的宝玉石文化发展到高峰,当时灿若繁星的众多诗歌辞赋里出现了大量有关宝玉石的词句。例如,王之涣著名的《凉州词》里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翰的《凉州词》里也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句子,李商隐《锦瑟》里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而李白以明月珠比喻贤能,辛弃疾以玉漏迢迢比喻时间漫长……特别是《红楼梦》里的一块神奇的通灵宝玉,蕴涵了无尽的诗情画意,其中有许多关于宝玉石的诗句,比如珍珠如土金如铁、白玉为常金作马、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可为达到了中国宝玉石诗词的极致。
然而到了近代,曾经灿烂辉煌的中国宝玉石诗歌却显得不如人意,关于宝玉石文化的诗词少而又少,几乎难以看见--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文化上的一个遗憾。但自从我读到《中国珠宝玉石周刊》,在头版看到歌明透明如溪的诗歌,顿感欣慰--中国宝玉石文化的长河流淌到纪,又有现代诗歌的溪流汇入了!把歌明的诗一首首读来,《读你》、《相约》、《梦的告白》……不仅风格雅致,而且透出清新的艺术品位,配以优雅的画面,可谓诗中有画,画里有诗,从而整个《中国珠宝玉石周刊》给人以品位高雅、如诗如画的感觉。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