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习俗展 感受浓浓年味

  “第三届天山南北贺新春——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习俗展”近日在乌鲁木齐市文化馆举办,剪纸、面塑等十多个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展示传统手工技艺,让市民在互动参与中感受浓浓的年味。

  没有开幕式,一场新疆风味浓郁的曲子戏表演拉开习俗展的序幕。新疆曲子联谊社负责人汪晓惠说:“我小时候是吉木萨尔县红旗农场的,冬天农闲了没事干,我们就坐到那唱。因为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剧种,黄梅戏呀、秦腔呀、豫剧呀,新疆的曲子戏是新疆唯一用汉语演唱的新疆地方戏,我们就感到很骄傲。”

  在乌鲁木齐市文化馆一楼的非遗展厅,自治区非遗传承人徐乃政的剪纸作品吸引不少市民驻足观看,市民们说:“看着太兴奋了,咱们中国的这种传统手艺,让我一瞬间也爱上这个东西。”“我今天专门带着孩子来拜访徐老师,遇到传承人也很不容易,现在传统的节日在孩子来说已经都很淡忘了,所以带他来感受一下,加深记忆。”

  展厅另一边,非遗传承人那鼎浩的展位前,20多个小朋友紧挨着坐在一起学习用面团捏猴子,小朋友们说:“今天是来做彩泥还有剪窗花的,这个很动脑子。”“特别喜欢这个,今年是猴年,所以我想做个小猴子。”

  从2014年起,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习俗展已经连续举办三届,为传承人和市民搭建起沟通交流的平台,让非遗更多地走向民间。乌鲁木齐文化馆馆长胡玉梅介绍:“借这么一个活动,把春节的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办了第三届以后,老百姓越来越多,传统文化还在于加大宣传,人人参与,人人保护,人人传承。”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