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家山地秧歌获得"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拥有200多年历史的闫家山地秧歌近日喜事连连,不仅直通青岛市网络春晚,还成功获得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同时也是本次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唯一以社区名义向上推送的项目。

  据了解,传统的闫家山地秧歌起源于市北区洛阳路街道周口路社区“闫家山村”,是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套秧歌舞,共分为6个行当,分别是扁舞、棒槌、花鼓、铜钱棍、花伞和婆婆。

  “今年5月5日,我们闫家山地秧歌成功评为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今年又正好赶上省级申遗年,我们就趁热打铁直接把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起申请了。”据周口路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闫恒巨介绍,成为省非遗后,闫家山地秧歌团队将眼光放得更远了。“过段时间,我们闫家山地秧歌还要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地秧歌的历史和蕴含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熟知它的历史。”闫恒巨说。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