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多位中外青年南京“学”非遗
昨天上午,南京古色古香的甘熙宅第及熙南里传统历史文化街区热闹非凡。传统舞狮、云锦秀、海外留学生民乐演奏和才艺展示、古代传统汉服、汉韵舞蹈展示等洋溢着中外青年青春活力的特色演出集中亮相。原来,是南京青年文化周系列活动之一的“守艺新生,乐享非遗”——南京中外青年非遗文化交流营活动在此启动了。总共有800多人参加活动,其中外国留学生200多人。此次活动是为了更好地向中外友人展示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让青年们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进一步推动和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通讯员 施轩 记者 程岚岚 /文 秦怀珠/摄
祈五福、打月饼吸引众多中外青年
记者在现场看到,穿着各式各样服装的中外青年,在这里参与祈五福、打月饼等传统民俗活动,或在舞台上弹着吉他、载歌载舞,玩得不亦乐乎。
本次系列活动包含三大内容:“守艺”——非遗文化手工艺的传承;“新生”——基于传统文化手工艺的创新;“乐享”——以非遗文化手工艺为内容的互动。很多外国青年对“祈五福”和“打月饼”非常感兴趣。祈五福是古代士大夫宴饮时做的一种投掷游戏,不少外国留学生站在红线边上,纷纷往壶中掷矢。
现场的“打月饼”也引来不少外国观众。做月饼为何要叫打月饼?为何不叫烤月饼或者烙月饼?据民俗专家介绍,做月饼需要用到特制的模型,俗称月饼模子,做月饼时人们要将事先准备好的馅料用面皮包起来,放入月饼模子挤压成型,然后拿起月饼模子翻转敲击,将里面已经成型的月饼倒出来,所以采用了一个“打”字来形容做月饼的过程。
多个非遗项目展示“守艺”和“新生”
据介绍,“守艺”的主题力求体现出传统非遗项目的品种繁多和底蕴深厚。本次活动中,南捕厅17号非遗工坊有南京剪纸、南京绒花、南京泥塑、葫芦画、金陵竹刻等十多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现场展演,展示了“守艺”。
而“新生”的主题则由非遗创新展览来体现。这个环节由4个来自国内外著名非遗文化创新机构的作品展览构成。现场一个“金灿灿”的古代食盒备受中外观众青睐。有趣的是,这个食盒没有把手可以提起,工作人员表示:“设计师主要还是把它当成家居装饰品来设计的。”打开它,只见里面有一大一小的食盒,内部空间几层交错。据介绍,这个叫做“听园提盒”的作品,采用的是传统的“弯料指接”的卯榫工艺,木与木自然结合,盒中的半圆转盘,则采用了暗阁内镶的紫铜轴承,紫铜件均为手工车出,再与头层纯小牛皮绷起。据悉,该作品的设计师沈宝宏是世传六代木匠。
本次活动由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广新局主办。主办方告诉记者:“我们期望以多元的视角、创新的内容以及轻松的互动方式,让中外青年人身临其境的去感受南京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引起他们对于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从而肩负起让传统文化再生的社会使命。”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