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青年在宁体验特色非遗文化

  昨天上午,在古色古香的熙南里历史文化街区,南京青年文化周系列活动——“守艺新生,乐享非遗”南京中外青年非遗文化交流营活动举办。活动分“守艺”、“新生”、“乐享”三大板块内容,传统舞狮、海外留学生民乐演奏、云锦秀、古代传统汉服、汉韵舞蹈展示等洋溢着中外青年青春活力的特色演出纷纷亮相。

  南捕厅17号的非遗工坊内,有南京剪纸、南京绒花、南京泥塑、葫芦画、金陵竹刻等十多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现场展演,特色展台串联起各传承人的工作室,让观众直观地了解传统技艺的起源、材料、工艺,并欣赏到精美的手工艺品。南审学生陈萧告诉记者:“我学古筝有10年了,对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很喜欢这些精致的手工品,希望它们能一直传承下去。”来自南京大学中美中心的彼得说:“我很喜欢中国和中国的艺术品,在其他国家见不到这样有趣的艺术品。我也很喜欢南京,这里的人都很亲切。”

  “新生”板块由4家国内外著名非遗文化机构带来的创新作品展构成,包括来自荷兰的“中荷作用”、上海的“稀捍行动”、北京的“看见造物”及台湾著名书籍设计师蔡仕伟的书籍展“守艺人生”,它们基于不同的非遗手工艺,以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非遗创新,从国际化视角引起青年人对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在甘家大院内,猜灯谜、击鼓夹币、投壶、祈五福、拜月等传统习俗体验项目,吸引了不少留学生的参与。投壶活动看似简单,但要将箭投入壶中也需要一定的技术。不少留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虽然投中不多,却乐在其中。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