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红豆成功列入韶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5年,丹霞红豆正式启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经过近半年的资料收集整理,近日,丹霞红豆正式以传统技艺类别成功列入韶关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015年,丹霞红豆正式启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经过近半年的资料收集整理,近日,丹霞红豆正式以传统技艺类别成功列入韶关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红豆,又名相思豆,树高盈丈,夏秋开花,秋冬结扁平荚果,种子鲜红浑圆如红玉,南方人常用它串成项链作物饰;红色沙烁岩组成的丹霞山岩石上生长的红豆尤为圆润红艳,逗人喜爱,凝聚着一种醇浓隽永的相思情愫。古往今来,红豆都是文人墨客、至爱亲朋、热恋男女相互馈赠的信物。红豆饰品不仅仅是贴身配带之物,更是贴心之物,它蕴藏着浓厚的情意,代表着牵挂,笃定,自信。

 

  丹霞红豆制作工序由捡红豆、洗红豆、选红豆、红豆打孔、编织红豆五道制作工序编织而成。

 

  红豆编织做工复杂,种类繁多,编织时间长,是一项能修心养性,净化心灵的手工技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种类繁多,款式新颖金银首饰慢慢掩盖了红豆饰品昨日的光辉。学习红豆手工技艺的人员越来越少。为了进一步宣传、保护这一民间的手工技艺,仁化县人民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进一步提高红豆手工技艺的深加工,丰富拓展文化价值与观赏价值的表现形式及内容;对红豆手工技艺进行全面的普查,将其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建立档案;建立、健全、红豆手工技艺的传承谱系;培养一批有能力,有文化素养、内涵的传承人。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