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上城区非遗走进清波街道政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日,清波街道政协委员人文工作室在鼓楼旁的街道文化活动中心成立。清波街道背枕吴山,面倚西湖,自古就是杭州文化发展的核心区域,悠久的历史为清波街道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历史文化的印记。在清波的政协委员中也集聚了一批拥有人文资源的传统文化爱好者,依托工作室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掘清波地区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他们将聚集清波范围内的传统文化载体,联合各类文化机构资源,把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项目带到基层,送进社区。

 

  成立仪式上,杭州评话、相声、杭州小热昏、浙派古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表演让现场的观众大饱眼福和耳福。师从浙江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徐君跃先生的徐乐奇以一曲浙派古琴演奏《乌夜啼》征服了观众,深沉悠远的曲调让人痴迷。而吴山庙会省级非遗传承人俞康发唱的一出《敬老尽孝》的小热昏更是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一口道地的杭州话加上小热昏调子,把孝敬父母的道理说进了每个人的心里。此外,茶艺表演、相声《趣说非遗》、杭州评话《清河桥》等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表演让居民观众回味了一回千年的清波人文历史。

 

  接下来,上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和清波街道政协委员人文工作室一起着力推进“传统非遗文化进万家”活动,开展传统非遗文化进社区普及活动,每季度邀请上城区域内的中药文化、茶文化、杭州刺绣、杭州木雕、牙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进社区,向社区居民进行展示和传播传统文化。尤其是寒暑假等特定节假日,为社区居民举办戏曲、曲艺等传统文化表演,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