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万祭祖 千余曾氏后人参与
2015-02-25 11:25: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已浏览次
昨日是大年初二,传承了200多年的我市本土客家文化民俗——大万祭祖活动昨日隆重上演,来自海内外的坪山大万社区曾氏后人共千余人,参加了这场盛大的春节民俗,共同祭拜先祖,祈求新年五谷丰登。
大万世居是坪山新区曾姓家族居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保留了客家人许多珍贵的历史民俗遗物和文化精粹。建于清代的大万世居是深圳目前最大的客家围屋,至今已有250多年历史,是全国最大的方形客家围屋之一。前年4月,“大万祭祖”入选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午8时许,祭拜还没开始,各式各样的祭品早已摆满了祠堂。当地居民告诉记者,按照风俗,肩挑祭品的一般都是村里的女性。祭品的摆放也很有讲究。据了解,祭品主要包括苹果、橘子、蔬菜、喜饼和肉类等五大类,寓意五位高升,新春祈福。摆放讲究“茶前酒后”、“鱼左肉右”,最前一排杯子里装的是茶水,后面一排是酒水。在肉类盘子里,鱼肉放左边,猪肉放右边等等。
祭祖的祭品必须要有“三牲”,即鸡、猪肉、鱼。“三牲”均先做熟,再放入筐里挑到祠堂。祭品里当然少不了代表“发财”的发菜,希望老祖宗保佑财源滚滚。
上午9时许,年轻小伙钻进“麒麟”,随着锣鼓声响起,麒麟舞了起来,祭祖活动拉开序幕。前跃,后闪,上蹿,下跳,抬首,低头,麒麟的喜、怒、哀、乐、惊、疑、醉、睡被表现得活灵活现。麒麟不时向围观人群行躬贺礼,现场热闹非凡。
9时30分许,祭祖活动正式开始。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祭神生,他操着客家方言宣读祭文。在祭文中,主持者表达了曾氏子孙“缅怀祖先,寄托哀思”、“饮水思源,不忘祖德”的共同心声,希望大万村曾氏子孙弘扬大万世居文化传统,努力创建团结、和谐、文明的大万世居。
宣读完祭文,引导众人完成祈福后,主持者上前,将祭文在神位面前的香炉里点燃,放到祖宗牌位下方。曾氏后辈们在香炉前点燃香,然后在牌位旁边的楼梯前排队,等着到祖宗神位前叩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