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成非物质遗产文化大县 传承保护有妙招

乐亭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到13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3项,分别是乐亭大鼓、乐亭地秧歌和乐亭皮影戏。多年来,乐亭县立足于传承优秀民间文化遗产、培植知名文化品牌,积极为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提供支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乐亭非物质文化遗产达到13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3项,分别是乐亭大鼓、乐亭地秧歌和乐亭皮影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非物质遗产文化大县。

      多年来,乐亭县立足于传承优秀民间文化遗产、培植知名文化品牌,积极为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提供支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成立了大鼓、皮影、地秧歌等专业表演团体,每年县内外演出达数百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连续举办三届“赛徒奖师”乐亭大鼓.皮影新人赛和乐亭县小场秧歌比赛,“以师带徒”传承传统文化;积极争取各级名录保护资金,搜集传统影卷200余部,刻制影人300余身,场景200余件。录制了经典传统皮影剧《五峰会》、乐亭大鼓《包公案》、《呼家将》等9部470多个小时的视频资料,对传统乐亭皮影、乐亭大鼓资料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保护;多次远赴韩国、西班牙、瑞士等地开展皮影学术交流,让乐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的舞台上不断树立和闪亮;积极开展“乐亭皮影走进小学课堂”、“乐亭皮影走进大学校园”等活动;《洞庭湖》、《三打白骨精》、《创业情》等乐亭皮影优秀剧目多次在国内外展演获大奖,乐亭皮影雕刻艺术还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的最高奖项—“山花奖”。

      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走进火热的现实生活,创作出了乐亭皮影《清官谣》、乐亭大鼓剧《公交车奇遇》、乐亭大鼓《一盒烟》等原创精品,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