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师培训班结业

8月2日至8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中传笛声民俗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北京联合大学培训中心承办的首届“全国高校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培训班”在北京联合大学培训中心隆重进行。

      中国文物网讯 8月2日至8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中传笛声民俗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北京联合大学培训中心承办的首届“全国高校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培训班”在北京联合大学培训中心隆重进行。此次培训班共吸引了来自武汉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新疆艺术学院等全国60余所高校的82名老师参加。


      此次培训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系列讲座、文化遗产保护名家讲坛以及实地考察等三部分组成。课程具体安排是: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每天上午由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苑利研究员主讲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而每天下午的名家讲坛,则分别邀请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著名专家单霁翔、刘庆柱、乔晓光、项阳、吕舟、顾军等,就各自关心的遗产保护问题发表自己的高见。这些讲座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数十所高校非遗学教师们的热烈欢迎。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苑利研究员七个上午的系列讲座,学员们已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基本理论已经有了一个更为系统而明晰的把握,而每天下午进行的各种跨学科讲座,则从不同角度加深了学员们对遗产本质的认识,同时,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对各类文化遗产实施整体保护的必要性。学员们表示这个培训班的最大特点是所有专家都是行家里手,所有研究均来自田野实践,所以,所有讲座都能做到“说得透”、“看得懂”、“用得上”。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必将为全国各高校的非遗教学,开拓出一片全新天地。为方便学员教学,培训班还免费为学员们提供了32课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学课件(PPT)。


      首届全国高校教师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培训班的举办,是民间社会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文化部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落实党中央十八大报告“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精神的第一步。这次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将有利于解决全国各地大专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学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明年暑期培训的主题初步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重点解决如何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丰富多彩的艺术元素,强化中国艺术设计领域的艺术创新问题。


      另外,应培训班学员们的请求,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进实训室工作,有关部门还将在适当时间成立“中国高校非遗教育工作者联盟”,以吸引更多的高校教师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与实践中来。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