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3项目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月16日,文化部公示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中,郴州市临武傩戏、安仁赶分社、苏仙传说3个项目成功入选。至此,郴州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达到7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95项。
      
      根据郴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简介,“临武傩戏”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的傩祭,形成于清康熙年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逐渐恢复,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流传至今,当地人称之为“神狮子”。傩戏每年只在正月里表演,“神狮子”演员都戴着樟木所制的傩面具表演,演员全是男子,音乐高亢激昂,具有道教音乐元素。表演形式原始,情景人物丰富,表演过程中佛、道、儒家文化交错渗透,具有浓郁神秘的楚巫文化色彩。“安仁赶分社”是缘于安仁人民为纪念神农帝在安仁“制耒耜奠农工基础,尝百草开医药先河”的伟大功绩,兴起祭祀神农的活动,一则求五谷丰登,人身安康;二则交换草药农具,以备春耕,有着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和强大的影响力。“苏仙传说”是以叙述郴州草药郎中苏耽神奇出生、神鹿哺乳、孝顺母亲、种橘驱疫、得道成仙等为主要内容的传说故事群,在《太平广记·苏仙公》篇有翔实记述,道教典籍、笔记小说中均有丰富记载,历史久远,传承脉络清晰。苏仙传说地域性特征显着,承载了独具特色的孝道、道教及中医文化意蕴,影响深远,深受民众喜爱。
      
      此次全国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总数为1111个,评审通过后公示项目298个,其中新入选151项,扩展项147项;公示名单中湖南入选项目共17项。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