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泡菜申遗刺激了谁

      一向喜欢抢中国文化的韩国,继中医、端午节、孔子、老子等被强抢入韩国籍之后,最近,韩国又有了新的打算:计划明年申请把“泡菜和泡菜文化”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说韩国文化遗产厅已经成立相关委员会,着手开展此项工作。

 

      此消息一出,国人又哗然了。韩国此举让众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几年前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的申遗。国人又开始在网络上大喷口水了,认为泡菜和端午一样,最先都应该是属于咱们的,咱们现在都通通入主韩国籍了。其实,在情感上,这样的想法的确可以理解。但是,在另外一方面,我们却不得不去反思,在这个时候,以及这个时候以前,我们都做了些什么?

 

      提到泡菜,我们大多数的人几乎都不得不想到了韩国泡菜。这是人家一直以来将泡菜作为文化并推广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在中国的《诗经》里,出现了“菹”字,它在中国的字典里被解释为酸菜,正是这种腌制的酸菜传入了韩国。而此后的故事,我们似乎都成了配角。

 

      当泡菜成为韩剧里不可或缺的一个桥段,一种文化;当泡菜在汉城奥运会上被世界各国的明星品尝,从而走向世界;当泡菜也可以成为外交的手段,第一夫人们赤手上阵亲自制作泡菜取代了豪华殿堂里生硬的外交辞令……难道韩国人在推广韩国泡菜上所做的努力和坚持不值得我们愧疚?

 

      而我们都做了什么?我们只是在看到人家世界杯泡菜广告的时候,无关痛痒地说了句“广告片里的泡菜坛子是我们的,他们在抄袭我们”。此外,我们更是在西方饮食方式的“洪水”之中差不多渐渐把老祖宗的东西丢得差不多了。而在我们食品危机频发的时候,韩国泡菜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传统做法,更是折射了工业化精髓之锱铢必较或效率优先在韩国是有边界的。而我们的馒头都能用上漂白粉,昭示着锱铢必较在中国有滥觞的隐忧。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许多人心目中,韩国泡菜不仅是一道小菜,也已经成功地植入了韩国的文化,这可以视为韩国软实力输出的一个成功标志。

 

      如果说当年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伤了我们的自尊心,韩国泡菜此次的申遗再次让我们反思。所谓文化遗产,必然是历史形成的。历史上属于谁,大家都心照不宣。而谁传承得更好,以及保存和保护得如何,谁为之坚持着,恐怕才是更为重要的。在我们对此大喷口水之前,或者我们更需要的是反思。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