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算文化须活态传承

“申遗”成功能否重新“激活”珠算这门古老的“数字计算方法”?近日,沈阳师范大学教育史研究所所长王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只有“活态传承”,珠算才有生命。

王雷指出,珠算是历经千年保护传承下来的最具教育历史价值的文化遗产,它是中国教育思想、教育知识、教育智慧的“活的载体”。

王雷表示,珠算的计算技艺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要素,珠算的物质载体则具有文物的属性,具有艺术美。珠算的教学场景,尤其是体验、互动的教学模式,极具艺术感染力。

“物质载体是传承的保障,通过建立博物馆,建立传承基地,可以有效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要想让珠算这种古老的智慧真正地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就必须让珠算文化深入课堂,深入科普基地,让师生、民众喜欢。只有”活态传承“,这门古老的智慧才会迎来第二个春天。”王雷说。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