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非遗”让张家口万全古韵十足

打棍、玉皇阁、万全方言……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张家口万全最宝贵的财富,也为万全增添了无尽的古韵味。

从清朝同治年间流传下来的打棍是万全县龙池屯村绝无仅有的独具特色的广场艺术,具有较高思想性和艺术性,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是独一无二。集武打、戏剧等元素和故事情节于一体,2009年入选了河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万全玉皇阁位于万全县洗马林镇,历史悠久,构筑独特,宏伟壮观,是万全县境内现存完好的唯一古建筑,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6月,经多方筹资13万元,重塑了阁里毁损的15尊神像,这些神像形神兼备,各安其位,阐述着一种古老的民族文化,使玉皇阁重现了昔日盛景。

蹦鼓子舞是万全民间花会中最抢眼的一个节目。据史料记载系由汉武帝“桴鼓舞赏劳军”而来,迄今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打鼓人俗称拧鼓人,少至8人,多至几十人不等。一律为武生打扮,头戴月儿,上身剪袖子,一身红彩裤,英姿勃发,气势凛然,尽显男子汉的阳刚之美。

万全县旧堡剧装厂始建于1975年,建厂30多年来薛金山继承父亲薛振昌艰苦创业,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不断推陈出新,使得戏装刺绣制作盛传至今。为继承和发扬传统手工刺绣戏装产业,实现“万全文化强县”的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万全方言,属北方方言,因地处京津与晋蒙之间,又介有华北、东北次方言以及西北次方言的特点,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对挖掘和研究万全文化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是张家口地区很具有代表性的语言支脉,可以找出语言出处或个性特征,从而追溯语言的渊源,语言的历史。

明代弘治元年,洗马林堡佛教信士及社会贤达印制了一部佛教经卷,共计32箱、687套、6755卷。佛经有藏文,亦有汉字,字迹清晰,纸面如新,内容纷繁各异。全堡人笃信此经为“镇城之宝”,是驱邪消灾的“神书 ”。于是,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这天,将保存于东大寺的经书,悉数搬至院中,由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将经书用竹片摊开晾晒。

高庙堡缸坊酒制作技艺历经500年传承,具备了很高的历史、文化及科学价值。它体现了明末以来,万全县高庙堡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风俗习惯和社会风尚等丰富的内容。

万全腐肉制作技艺历经600年传承,有一套独特的技法规则,是一种地域性文化,具有文化的创意构思和表现手法。但由于年代久远,而且没有书面资料记载,更无影像资料。所以技术手法、特别是一些技术“秘笈”性的东西,已经失传或者濒临失传。

万全秧歌戏是距今至少有250多年历史的古老地方剧种。万全秧歌戏由最初的万全社火中“打地摊儿”的由锣鼓伴奏,并无丝弦的干唱逐步演变成锣鼓丝弦齐奏的“混场”,再后来逐步演绎为舞台艺术,成为艺坛一枝独特的花葩。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