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要深挖文化内涵

9月30日,2013中国银川第二届镇北堡西部影城西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镇北堡西部影城启幕。在为期3天的博览会中,市民能看到剪纸、刺绣、皮影雕刻等80多项非遗传承项目表演。(本报10月1日05版)

现在,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巨大变化,许多非遗项目已经无法再回归传统。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我们建设非遗数据库,把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文字、典籍、声音、图像等)所有信息用先进的数字化手段保存下来。

不可否认,流传于民间的文化缺少加工提炼,其中一部分在生产生活中有所扭曲,导致非遗文化往往精华与糟粕共存。那么,就需要在发掘非遗资源时去粗取精,剔除那些封建、低俗的民间文化元素,彰显民间文化的先进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特色文化,完全可以向事业型和产业型两方面发展。可以让历史文物成景点,非遗文化进景区,湖北宜昌市的三游洞和屈原祠、三峡人家和车溪等景区,就是非遗进景区的产业型发展典型,有力推动了文化旅游业的加快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在努力传承的同时合理利用,发掘其文化内涵,就完全有可能创造商机,变无形遗产为有形经济,继续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