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德国受欢迎

旺德先生面带微笑,侧身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这是在干嘛?原来,剪纸项目传承人杨玲正在为他速剪头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21日亮相德国西部城市杜塞尔多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绣、剪纸、叶脉画、面塑、布艺、糖画的6位代表性传承人现身正在举办的杜塞尔多夫中国节现场,向德国观众展示各自绝活。

“我一看到这些剪纸就特别喜欢,蝴蝶等各种形状真是漂亮,”旺德说,“我要将自己和我老婆的头像剪影放在一起,留作纪念。”

旺德告诉记者,剪影在德国并不多见,他先前曾在其他地方剪过一个头像,但却不够细腻。“今天这个连我老婆的眼镜都剪出来了,她就是这样总带着眼镜的,不像上次那个剪影,眼镜等细节就直接忽略了,”他说。

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蜀绣展示也吸引大量德国游客驻足观看,不少人趴在跟前目不转睛地观看传承人如何将手中的一针一线变成栩栩如生的大熊猫。得知完成一幅作品至少需要两个月,且每天需工作8小时后,不少游客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德国观众莫斯-施特比希对现场展示的一个秀有龙凤呈祥图案的“三异秀”十分感兴趣,得知现场不出售展品后,连忙向传承人所要联系方式,表示希望能在网上订购。

“三异秀”的特点是绣面正反都有绣,但两面的图案、针法和色调却各不相同。“我一定要这个,它太漂亮了,”莫斯-施特比希说,“蜀绣真是非常非常非常迷人,它不是用机器制造、每个人都有的普通产品,而是非常特别的艺术品,运用技巧和智慧的纯手工制作,比一部苹果手机要有价值多了,不知道世上还有多少人掌握这门手艺。”

30岁的安德烈亚斯身穿黑色夹克,配上黑色皮裤和皮鞋,给人一种酷酷的感觉。只见他走向叶脉画的展示摊位,挑出一幅画有红梅的作品,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询问作品中汉字“春晓”的含义。最后,他掏出20欧元作为对艺术家辛苦的补偿,拿走了这幅画有红梅的叶脉画。

安德烈亚斯说,中国的神秘让他很感兴趣,他自学汉语已有三四年了,很想有一天能去中国看看。

叶脉画,顾名思义,指在网状叶脉上作画。该项目传承人周明春说,小小一片树叶就像一颗文化的种子,他希望能够利用这颗种子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杜塞尔多夫市21日举办一年一度的“龙舞杜塞尔多夫”中国节活动,在中国节上参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备受欢迎,感兴趣者络绎不绝。除剪纸、蜀绣和叶脉画外,面塑、布艺和糖画也非常热门,且尤其受到小朋友的欢迎。

糖画传承人刘贵兵现场亲自为杜塞尔多夫市长迪尔克·埃尔贝斯做了一个头像“糖人”。“真的很棒,我还没见过这么漂亮的糖人,”埃尔贝斯说,“我觉得我不会吃掉它的,不然太可惜了!”

本次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为“感知中国·穿越新丝绸之路——渝新欧国际铁路文化行”德国系列活动之一,该系列活动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共同主办。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外,这次文化行还包括“中国重庆电视周”、“感知中国”杂技综艺演出、中国重庆巴渝风情图片展、“重庆之窗”赠书仪式、中国重庆经贸旅游推介会等活动,旨在介绍中国特别是中国西部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以深化中德两国文化经贸交流合作。渝新欧国际铁路两端分别为中国重庆和德国杜伊斯堡。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