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刀与纸间流淌的诗意
王老赏剪纸作品:京剧《逍遥津》中的伏皇后
王老赏剪纸作品:京剧《斩黄袍》中的赵匡胤
王老赏剪纸作品:京剧《烈火旗》中的双阳公主
河北蔚县剪纸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剪纸。它不是用剪刀剪出来的,而是用刻刀刻出来的,也不独独是大红色,而是五颜六色、绮丽多彩。
“天下十三省,能不过蔚州人”。说的是蔚县人可以空着两手去闯天下,凭着心灵手巧,走到哪里都能过好生活。剪纸便是蔚县人的一大“能”。蔚县有成千上万的剪纸艺人,他们那独特的充满好奇的艺术思维,会巧妙地归纳出简单朴实的剪纸艺术体系和剪纸艺术造型。
据蔚县剪纸艺人说,蔚县剪纸大致可以分成四个步骤。先是描绘草样图;再是把画好的样子钉在纸上;然后依照图案用刻刀刻出图案;最后就是给刻好的剪纸着色。
蔚县剪纸有着“三分工、七分染”的说法,可见染色是重头。用色大胆浓艳,是蔚县剪纸的生命所在。蔚县剪纸艺人不断拓宽表现手法,在浓墨重彩的喧嚣中,传达着对生活的感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探求起蔚县剪纸艺人对色彩钟爱的缘由,就不得不说蔚县的地理位置。蔚县在古代一直是农耕和游牧的交接地带,蔚县人长期与少数民族接触。而少数民族的绘画、服饰、装饰等等都喜欢用对比强烈、鲜艳的色彩。这种影响就渗透到了蔚县人剪纸的艺术表现上。
传统的蔚县剪纸,主要有花卉和戏曲人物两大类主题,其中尤以戏曲人物独树一帜。一般来说,蔚县剪纸的戏曲人物都是以成套的规模来刻制,按照角色系列创作,造型生动活泼、形象逼真、性格各异的人物剪纸,囊括了不同时代的一两百出戏剧里众多不同的人物。
“蔚县一大怪,八百村堡,八百戏楼”是“蔚县文化特色”的真实写照。蔚县几乎村村有戏楼,而且戏楼种类繁多。这就是蔚县剪纸为什么热衷取材戏曲人物的历史注脚吧。
中国剪纸萌发的历史,一般认为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但也有学者认为,剪纸艺术诞生的时间还要提前几百年。传说,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死后,一个叫李少翁的方士为了安慰汉武帝,曾用麻纸剪出李夫人的影子。晚上在一顶方帐中,点起明亮的灯烛,映出恍如李夫人的影子。在另一顶帐中的汉武帝,遥遥看见烛影中出现了一位女子,很像自己的宠妃,却不能近前观看,为此汉武帝还做诗一首:“是耶非耶,立而望之,翩何姗姗来迟。”唐张祜有诗云:“延年不语望三星,莫说夫人上涕零,争奈世间惆怅在,甘泉宫夜看图形。”有研究者认为,在唐宋以后,中国的剪纸艺术才真正发展到“剪纸”的阶段。经历了漫长岁月之后,这种艺术在有些地方与民众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
追溯蔚县剪纸的源头,要从蔚县历史上一些民俗民风说起。蔚县剪纸被当地俗称为“剪窗户花”。到了今天,窗花已悄然走下了窗户,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收藏品。
蔚县剪纸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用刻刀刻的而非用剪刀剪出来的。据传,早前蔚县人也是用剪刀剪窗花,是从一位叫刘老布的银匠开始改用刀刻。银匠是用刻刀在银饰上刻花纹的,刘老布见窗花好看,可自己只会使刻刀,便索性用刀刻窗花。谁知,刻出来的窗花更精细、也更省时。从此,人们也便改用刻刀刻窗花了。
说到蔚县剪纸的代表人物,不能不说王老赏,他是二十世纪初蔚县最有名的剪纸艺人,也是蔚县剪纸开宗立派的人物。王老赏从小就是剪纸迷,自小跟着大人点染剪纸,到了十二三岁学会了用刻刀刻纸。在他从艺的40多年里,先后创作和再创作了近千幅窗花作品,成为当时窗花艺人中首屈一指的人物,艺术水平达到当时的最高峰。
王老赏对窗花艺术十分投入。他从改进刀具入手,提高刀刻艺术,使之更加精细。他自制了开关不同的上百把窗花刻刀,包括一些神奇的异形刀,如针尖刀、螺旋刀等,用于不同图形的刻制。他说,一个窗花艺人的作品如何,看看他的刀具就知道大概了。他运刀如神,只凭着粗略的画稿就能创造性地完成作品。为了提高染色技艺,他总是选用上等品色,亲自调试,反复比较,从而深得个中三昧。他备用的调色杯也多,以保证色彩的纯正。他善于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增强了艺术效果。
王老赏逝世后,他仍被接纳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00年又被授予“20世纪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大师”称号。如今蔚县剪纸已经从王老赏的手上传到了第三代传人。严苛的“传男不传女的规矩”被一个叫周淑英的女弟子打破了。在2012年央视春节晚会上,一幅剪纸长卷《祥龙送福》引起了全国观众的瞩目,这是周淑英的作品。在京、津成功举办剪纸展览;赴法国、卢森堡、比利时等国进行现场剪纸表演、展览及文化交流;被中央美术学院[微博]聘请为客座教授,主讲“彩色剪纸”课程——在周淑英的手下,剪纸的天地被开拓得更宽广了。
不久前,在蔚县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剪纸艺术节”上,一个响亮的口号吸引了世人:“世界剪纸看中国,中国剪纸看蔚县”。河北蔚县剪纸迷人的诗意在艺人们手下的刀与纸之间流淌着。每一刀,每一刻都融进了生活的气息,都镌刻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感悟。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