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的守护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盛夏,梁河九保乡龙塘村的一家农家小院里传出只有在阿昌族节日或重要日子才能听到的祈求安康、传送吉祥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遮帕麻和遮咪麻》的唱诵之声。

原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曹明宽在向来调研阿昌族文化与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情况的客人表演阿昌族创世神话《遮帕麻和遮咪麻》的片段。

《遮帕麻和遮咪麻》创世神话,系阿昌族中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古老神话。该神话叙述远古之时,没有天地,只有混沌,不知何年何月,混沌中闪出一道白光,有了光明,也就有了黑暗;有了黑暗,也就有了阴阳,阴阳相生,诞生了天公遮帕麻和地母遮米麻,他们造天造地,移山开河,播下繁星,创造了天空、日月和星辰的美丽传说。创世神话《遮帕麻与遮米麻》在阿昌族地区家喻户晓,对阿昌族的文化发展有深刻影响,每年的正月初四,为了纪念天公地母的壮举,这一天被定为阿昌族的传统节日“窝罗节”。

该神话在民间主要以韵文体的史诗流传,由祭司“活袍”在节日和隆重的祭祀场合中演唱,被本民族视为天地起源、人类诞生、本民族来历的神圣经典。2005年《遮帕麻和遮咪麻》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曹明宽30岁开始主持各种宗教祭祀活动,能念诵本民族创世神话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并根据祭祀对象念诵不同的段落。在阿昌族重大传统节日 “阿露窝罗节”、在民俗活动中、在百姓起房盖屋、娶亲嫁女的寻家谱仪式中,都能听到曹明宽唱诵《遮帕麻和遮咪麻》的创世段落,他能用阿昌族语、汉语、傣语、景颇语主持祭祀活动祈求安康,他既是阿昌族宗教祭祀活动的主持者――“活袍”之一,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被视为阿昌族传统文化“活袍”的重要守护人。

责任编辑:八宝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