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礼”,“你”压力大吗?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李秀远)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春节又称农历新年、大年、岁首、正旦、正月朔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度岁、庆新岁。春节自殷商时期以来,一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春节似乎正在退步!与春节相关的“礼”更是面目全非!
礼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也就是说礼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道德规范,是人们思想与行为的准绳;礼,更是体现了一个人的素养。《礼记》曰:“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诚然,在某种意义上它禁锢了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但是以另一种角度来审视它,礼作为一种隐性的规章制度,维护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制约着社会上一些不道德的行为,而我国更是因为礼仪之邦而备受尊敬,我国的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因为礼而得到公认。
春节催生恐归族
近日中国文物网在采访调查中发现春节期间这存在了几千年的“礼”却让很多人苦不堪言,甚至许多年轻人为此不敢回家过年。
记者在采访中碰到了这样一对夫妇,他们在2012年11月份刚刚结婚,但是今年过年丈夫张先生并没有带着新婚的妻子回家过年,张先生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不回家因为家乡的习俗是人一旦工作了、结婚了,就要给没有结婚的和小孩子、老人压岁钱,而且还少不了各家亲戚的年礼,而自己的亲戚过多,因此春节他不敢回家。
春节可谓是让人欢喜让人忧,网友“再次出发相信自己”在自己的微博上写到“春节期间不堪重负那是80、90后的事,自己作为70后毫无压力而且还有所收获”,一条题为“7天收2万元红包 拼爹太弱现在流行拼儿子”的微博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评论中不少网友直言,自己的孩子收到的红包比自己几个月的工资都多,现在这个年月有个孩子过年就不会“亏本”。“龙岩KK网”的一条微博相信会得到很多网友的共鸣,“辛辛苦苦一整年,春节回到解放前。年快过完了,数数支出和收入,大人哭了,孩子乐了。”
收压岁钱的也恐归
过节送礼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演变成了送钱,难道“礼”等于“钱”吗?中国的传统春节正在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金钱化的春节催生了“恐归一族”。
近些年很多刚刚毕业在外打拼的年轻人选择在外过年,他们害怕的无非就是春节的“礼”。送礼的害怕,收礼的也害怕。宁波的一位网友一家三口在春节期间回老家慈溪,24小时之内居然收到了5万元的压岁钱,见势不妙的这一家三口慌忙“逃回”宁波,生怕再这么收下去人情债无法偿还。
传统意义上的压岁钱有驱邪避凶之意。然而近些年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压岁钱也随之水涨船高。据有关媒体报道,如今,基本起步价200元,老人给孩子普遍过千元,儿女孝敬双亲也是千元起价,依此看我们便不难明白为什么宁波这一家三口在收到了那么的压岁钱之后却像如临大敌一样的逃掉了。据北京晚报报道:在一家金融机构上班的温先生调侃地说,“粗粗地算了下,儿子过年红包就收进了2万多块钱,基本就和我的年终奖不相上下了。儿子今年才5岁,照这个趋势,儿子将会成为我们家的还房贷主力了。”不过他也表示, “人情债迟早要还,人家今年包500元给你孩子,明年你总要还800元吧。”试想按照这种趋势翻滚,压岁钱势必成为更多年轻人的噩梦。
天价压岁钱的隐患
如果说天价的压岁钱对于年轻人是负担,那么其对于孩子们来说更是毒瘤。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不少孩子收到了巨额的压岁钱,少则几百几千多则上万甚至十数万元之多。
在收压岁钱的同时,孩子们的金钱观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滋生攀比的心理,这对于心智尚不成熟的他们来说潜在的隐患,试想如果孩子们每天都生活在以金钱为中心的思想中,那么他们的人生观将是什么样的呢?压岁钱在中国的传统世俗中寓意着平平安安,是一份祝福和心意,而现今压岁钱的多少却代表着亲疏,承载的不再是“爱”,而是“债”。
春节变成了“春劫”,红包满天飞,我们不禁要问:中国的古礼现在何处?生化危机般的红包是否在践踏我们的传统节日?这“礼”到底意味着什么?而它所带来的压力,“你”愿意承受吗?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