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专家建议山西非遗 山西特色要加现代元素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6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考察组非遗座谈会在省文化厅举行。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IOV)副主席陈平建议,山西省作为文化资源大省,要立足于山西,发展区域文化的同时要结合走出去和引进来。在原滋原味的山西特色上要加入现代元素,用高端思想武装。

山西国家级非遗项目数全国第三

据山西省文化厅厅长张明亮介绍,目前,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形成四级名录体系,并不断完善。我省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05项,涉及保护单位145个,位居全国第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353项,涉及保护单位603个。此外,市级项目557项,县级项目1121项。共有国家级传承人72人,省级228人,市级1548人,县级3314人。非遗博物馆40余处,传习所200余个。

此外,我省还拥有一个国际级生态保护实验区——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关公信俗申“世遗”欠“东风”

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专家学者此次来山西,主要是考察世界文化遗产五台山、平遥古城,以及关公信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目前,“关公信俗”已经成功申报世界非遗,但排名靠后,想进入世界非遗名录项目还欠缺“东风”。

运城解州关帝庙文管所所长卫龙表示,关公和孔子并称为中国的武圣、文圣,在华人世界中备受追捧,1850余年来形成了一系列信仰风俗,“关公信俗”是华人世界信仰关羽的一系列民间风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听完关公信俗介绍后,陈平表示,世界非遗是国家文化部推荐,由附属国首先现场投票选出。关公信俗如何打动现场附属国,申报文本应该要有详细的数据,包括庙宇的建造以及神位的建造数量。

陈平建议,关公信俗在宣传片制作上,应避免出现“大中国,大民族”的内容,这样不利于获得附属国的认同。

“票号”可以申“世界记忆”

陈平还建议,山西作为文化资源大省,绝对是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但是山西缺乏一种站出来说“山西是最好的”的文化自信。她说,山西有很多项目是可以申世遗的,比如老陈醋。

此外,她还提出,票号作为清代样式的史料性记忆,也可以申报“世界记忆”。

《世界记忆名录》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对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通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进行抢救,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

责任编辑:lein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