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各国民间艺人支招更好保护"非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东盟各国代表在云南民族村参观。

新加坡 “口述史文字化”修复非遗

座谈会上,除文莱外,东盟9个国家所派民间文化交流代表们都做了积极的发言,他们谈到自己国家的非遗发展的现实、概况,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新加坡档案馆口述史研究院赖素春提到一个非遗传承保护的新课题:“非遗可以修复吗?”这个修复,是指在没有传承人的情况下,如何还原一百多年前或者几百年前的民间艺术。赖素春说,新加坡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保护与传承不是说有就有的,需要先进行资料性的收集。他们设计了修复室,做影像记录,将口述史做成文字档案,以资料作基础来还原原来的文化。比如近期濒临消失的新加坡街戏较为独特,1980年代他们就收集到关于它的所有资料。到今年1月,有一组年轻学生对新加坡戏曲很感兴趣,想重构、表现街戏,就来档案馆了解,进行修复性的演出。这是一种新的形式。所以,在新加坡戏曲演出可能出现断层,但年轻人可以通过档案馆参照以前的本土演出,来重现曾经的艺术形式。

关于口述史,赖素春还提到,“我们跟云南有很强的联系,从2009年我们就合作过,来这边提供培训,云南也有人到新加坡实习,今年也会去一批。使用和学习的是口述史,抢救云南少数民族文化。因为云南的很多少数民族没有文字,只有靠口述方式去做才行。 ”

东盟各国 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柬埔寨、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都是非物质文化非常丰富的国家,在保护与传承方面,他们都提到了自己国家非物质文化发展与保护的现状。其共同点就是有很多非遗与农耕文化有关,如传统歌舞。政府都很支持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并在积极申请加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约。“柬埔寨宫廷舞蹈及皮影艺术”就积极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国也积极地向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评审委员会递交申请。泰国意识到在国际范围内进行非遗保护的重要性,也举行了系列国际论坛。

自2008年以来,泰国出台了《非遗保护条例》,80多个项目被列入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国文化部认为,泰国传统舞蹈中“掐指”的动作、服装以及演出前祭祀舞神等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泰式”特色,完全可以独立、正式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印尼、大马 教科文组织的认可很重要

与泰国相比,印度尼西亚比较幸运。印尼代表介绍,为了执行2012年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印尼正式成为保护非遗公约的成员国,正积极实施行动。通过加入社区和民间团体的方式,深入推进民间非遗工作。

印尼政府积极推动建立非遗数据库,按程序推广到33个省份,并分阶段实施。当然,该国的非遗工作有来自人力资源、资金等的阻力。

马来西亚准备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为该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寻求地位认可。马来西亚代表说,该国的非物质文化如爪夷文、诫诗、班顿、纺布、编结、音乐及舞蹈已是时候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了,霹雳州玲珑谷已经先被列为国家遗产。

缅甸 宗教信仰也属非遗

老挝代表发言说,老挝已经培养了建立了非遗管理机制,比如对传统习俗的管理与培训,针对年轻人的自我认知的信息节目,在社区和团体内开展培训教育课程,促进自然环境保护。

缅甸代表则认为,非遗包括的范围很广,每个国家的文化都包括有形与无形文化,它的传承与发展和政府的保护有很大关联。宗教信仰、传统节日都属于缅甸人的非物质遗产。所以,在人类社会,伦理道德,信佛的生活认知,热爱高尚生活都属于非遗。

菲律宾代表表示,该国棉南老岛的如史诗般的传统吟唱,已经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机构认可。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