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代表探讨“灾难与非遗保护”形成<成都共识>

中新网成都6月3日电(霍潺 万独伊)正在此间召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来自日本、马来西亚、西班牙等世界三十一个国家的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代表和副代表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代表和中国的专家学者以“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就国际社会如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以应对自然灾害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形成了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论坛《成都共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委员会主席阿瓦德·阿里·萨勒哈指出,国际社会通力合作的工作机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并强调了中国政府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贡献和去年“五·一二”汶川特大地震后成都灾后非遗保护工作的特殊性。

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称,“灾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世界各国难以回避的问题。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成都,各抒己见,聚焦智慧,积累共识,必将有力推动地震灾区文化生态的恢复,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他相信《成都共识》将在国际社会产生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成都共识》内容如下:

“自然灾害在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的同时,对灾区的文化生态、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巨大破坏。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一个民族的生命记忆和活态基因,也是确定文化特性、激发人类创造力的重要因素,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因此,灾区重建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由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重视其社会影响。

为了使遇难者得到安息,为了在废墟上建立起一个多姿多彩的新世界,尽管目前面临着全球经济危机,但我们必须行动起来,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增强应对能力和经验交流,为保护和促进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性做出贡献。

本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保护文化遗产,守护人类精神家园,既是我们的共识,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此外,与会代表充分肯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高度赞赏中国专家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的重要贡献,它为今后的相关会议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同时,代表们还高度评价中国各级政府为保护本国文化遗产做出的努力,并对已成传统的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