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太阳神鸟奖”

关于颁发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太阳神鸟奖”的通报

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四川省文化厅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成都市文化局、金牛区人民政府协办的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2009年6月1日至13日在成都举办。在为期13天的节会里,来自国际国内的120余支表演队伍和100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了六大类370多项节会活动,吸引了600多万人广泛参与,有力地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充分体现了“文化的盛会、民众的节日”的办会宗旨,展示出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力。

为表彰此次节会活动成绩突出的参演参展单位,经认真评选和研究,决定颁发“太阳神鸟奖”,其中金奖10名、银奖20名、铜奖40名,现予公布。

一、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太阳神鸟金奖

1.羌族瓦尔俄足(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文化体育局);

2.兰州高高跷(甘肃省兰州市文化馆高高跷艺术团);

3.南非土著歌舞(南非阿玛斯科艺术团);

4.稷山高台花鼓(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安福艺校表演队);

5.海城高跷秧歌(辽宁省海城市银峰民间高跷秧歌表演队);

6.火牛阵(成都市新津县、成都艺术职业学院);

7.歌舞《天府锦绣》(四川省群众艺术馆);

8.“5·12”大地震四川重灾区阿坝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成果展(阿坝州文化局);

9.国家级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福建省文化厅)

10.文殊坊主题分会场(中房集团成都房地产开发总公司)。

二、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太阳神鸟银奖

1.彝族长号唢呐乐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文化局);

2.色达格萨尔藏戏(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格萨尔藏剧团);

3.苏格兰风笛演奏(英国谢菲尔德风笛乐队);

4.苗族锦鸡舞(贵州省黔东南州丹寨县锦鸡艺术团);

5.彝族跳菜(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涧彝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局跳菜艺术团);

6.花鼓灯(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

7.绥米唢呐·绥德吉祥腰鼓(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文化体育局);

8.马达加斯加鼓舞(马达加斯加可爱艺术团);

9.佤族木鼓舞(云南省民族村表演队);

10.木偶戏(川北大木偶戏)·川北灯戏(四川省南充市文化局);

11.越剧《陆游与唐琬》(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12.黄梅戏《女驸马》(安徽安庆再芬黄梅戏剧院);

13.越调《诸葛吊孝》、《智收姜维》(河南省越调剧团);

14.“5·12”大地震四川重灾区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成果展(彭州市文广局);

15.凉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凉山州文广局);

16.甘孜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甘孜州文化局);

17.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浙江省文化厅);

18.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安徽省文化厅);

19.郫县安靖主题分会场(郫县人民政府);

20.崇州主题分会场(崇州市人民政府)。

三、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太阳神鸟铜奖

1.彝族火把节朵乐荷歌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文化局、普格县文化局);

2.花舞(成都市武侯区、西南民族大学、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

3.几内亚歌舞(几内亚非洲舞蹈团);

4.古蔺花灯(四川省泸州市古蔺花灯表演队);

5.贝宁歌舞表演(贝宁国家歌舞团);

6.天桥中幡(北京市付氏天桥宝三民俗文化艺术团);

7.嘉绒藏族锅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嘉绒藏族原生态锅庄队);

8.毛里求斯歌舞(毛里求斯赛卡艺术团);

9.巴塘弦子(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文化旅游局);

10.黎族打柴舞(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表演队);

11.蓬莱大乐(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文化体育局)

12.翻山饺子(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文化体育新闻出版局);

13.达悟族舞蹈(台湾“中华海峡两岸原住民暨少数民族交流协会”北叶小学文化队);

14.俄罗斯民间舞蹈表演(俄罗斯布里亚特民间创作代表团);

15.泰国艺术表演(泰国艺术团);

16.蛾蛾灯舞(成都市温江区、四川省交通职业学院);

17.秦腔折子戏专场(陕西电视台《秦之声》栏目组);

18.川渝两地川剧名家专场(成都市川剧院、重庆市川剧院);

19.杂技专场(四川虹宇艺术团);

20.“5·12”大地震四川重灾区雅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成果展(雅安市文广局);

21.“5·12”大地震四川重灾区德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成果展(德阳市文化局);

22.“5·12”大地震四川重灾区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成果展(绵阳市文化局);

23.攀枝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攀枝花市文化局);

24.南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南充市文化局);

25.宜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宜宾市文化局);

26.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泸州市文化局);

27.内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内江市文化局);

28.眉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眉山市文体局);

29.自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自贡市文化局);

30.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达州市文化局);

31.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乐山市文化局);

32.巴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巴中市文体局);

33.成都传统技艺(糖画)(成都锦江区文广局);

34.成都传统技艺(银花丝技艺)(成都青羊区文广局);

35.成都传统技艺(瓷胎竹编)(成都邛崃市文体局);

36.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甘肃省文化厅);

37.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青海省文化厅);

38.川派盆景制作技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39.金沙遗址博物馆主题分会场(金沙遗址博物馆);

40.都江堰主题分会场(都江堰市人民政府)。

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

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都执委会

二〇〇九年六月十一日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