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亮相草原文化节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长调和蒙古族服饰将首次作为表演节目在第六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亮相。目前,这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调查、论证和保护工作已经展开。

内蒙古台记者红叶报道:这几天,来自全区各地的50名蒙古族长调歌手陆续抵达呼和浩特,开始排练表演节目。这50名歌手都是我区各个蒙古族传统部落分布区原生态代表性传承人,他们将用原生态唱法演绎蒙古族长调民歌。此次参演的曲目包括有布里亚特的《阿勒德日戛那》、科尔沁的《朱色烈》等21首代表性长调歌曲,是专家学者在我区21个蒙古族传统部落搜集整理起来的经典曲目。

参演的62岁牧民陶格涛专程从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来到呼和浩特,演唱草原牧民口口相传下来的锡盟民歌。“很高兴,现在年轻人也开始学长调了。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各个地方的长调互相学习,参与和知道的人就多了。”

此外,经过专家考证、甄别和确认的来自我区21个蒙古族传统部落和蒙元时期的蒙古族服饰也将在文化节上亮相。自治区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处长赵增春:“我们想借助草原文化节这个平台,让广大老百姓、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关注,欣赏到我们的传统艺术。”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