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大源赤膊灯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泰宁大源赤膊灯日前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至此,泰宁已有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宁大源村的桥灯起源于宋朝,流传至今已有千余年,是大源村村民们每年恭贺新春必不可少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因为桥灯用的是明火,没有灯罩,所以也叫赤膊灯。据说这种灯是古代住在大山里的先民为了驱赶野兽,每到夜晚就手举松明火把,绕村游走,慢慢演变成这种舞桥灯的习俗。

桥灯的蜡烛都是特制的,不怕风雨,如今在当地只有一户人家会做这种蜡烛。每年过节,舞灯的最高潮就是在田间的空地上,摆出福字、寿字等造型,祝福所有人在新的一年里,健康长寿,幸福快乐。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