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深度挖掘非遗富矿 云南拟建非遗传习学校

青州深度挖掘非遗富矿

从历史故事“云门献寿”到著名手工技艺“青州府花边大套”,再到民间打击乐“龙虎斗”,面对丰厚的非遗富矿,山东省青州市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现、保护、传承和培育文化的自觉性、自创性相结合,赋予了“非遗”新活力。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青州市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普查,共搜集整理2001条非遗线索,普查整理716项。同时,青州对所有普查项目进行系统化、规范化、档案化管理,建立了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料室;将所有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进行电子录入,建立了青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编辑出版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资料汇编——青州市卷第一册》等。

枝江手工布鞋成湖北非遗

湖北省枝江市经济商务局近日透露,“枝江民间手工布鞋”入选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枝江民间手工布鞋系采用天然植物制品“元宝席子”和土纺棉线、棉布,通过民间传统手工工艺制作而成的民间手工技艺制品。经过传统的手工纺纱、纺棉絮、织土布,采用蒲草编制“元宝席子”,进行缝制样包、画剪底样、包元宝席子、填制千层底、包底团边,纳底、锁边、锤底、铺底、画剪鞋帮、缝制鞋帮、绱鞋、檀鞋等工序,完全手工操作。枝江民间手工布鞋每双鞋需用200多米棉线、15平方尺棉布、约5000余个针眼,耗时80个多小时。

“九江双蒸”惹来商标之争

广东人熟悉的本地白酒“九江双蒸”的酿造技艺近日入选了广东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意味着广东对粤酒文化保护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目前商标注册部门已确认“九江双蒸”是可以作为注册的商标,而争夺商标的纠纷案也出现了。一家生产企业表示,早前已成功注册了“九江双”和“玖江双蒸”繁体字样的商标,并希望把简体字样的商标也注册下来,正在商标局走注册程序。而另一生产企业则有不同意见,并提出了法律诉讼。九江双蒸酒始于清道光初年,至今近两百年历史,从清末起由水路输往港澳及南洋等华人移民聚集区域。

云南拟建非遗传习学校

云南省文化厅厅长黄峻日前透露,该省正在筹建一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学校,通过集中教育的方式实现对云南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学校初步选址安宁市,是一所具有主题公园的中等专科学校。建成后,将以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为中心开展教学,邀请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向学生传授技能,还将对一些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做好保护工作。在该校毕业的学生不但学习民间民族文化,还将结合实际开展基础教育,毕业后可获教育部门颁发的中等专科文凭。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京族同胞载歌载舞庆哈节(图一)

7月30日,也是农历六月初九,是我国少数民族京族传统的节日——哈节。农历六月初九早上,东兴金滩锣鼓喧天,艳阳高照,广西防城港市的京族同胞聚集在这里,载歌载舞,庆祝属于他们的节日。被列入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哈节”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在京族语言中“哈”就是“歌”的意思,因此人们把祭祀神灵祖先、进行歌舞娱乐和节日餐饮结合的日子称为“哈节”,又称“唱哈节”。在京族这个传统的歌节上,要在海边举行重要的迎神、祭神、哈宴和送神仪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功德林制作技艺在京展示(图二)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功德林素食制作技艺日前在北京展示。上海功德林创始于1922年,是一家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的以素食为主的中华老字号品牌企业。在展示现场,上海功德林厨师长、功德林第三代传人张洪山、赵友铭等厨师展示了他们精湛、神奇的素食制作技艺。

图为现场展出的功德林美食。

(本栏稿件由殷新宇整理)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