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高度重视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

新华网银川8月13日电(记者曹健)宁夏回族自治区从今年6月开始尝试对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贴标销售,希望通过产品孵化提升“非遗”产品的含金量,带动回族民俗技艺开发与传承。

自治区文化馆馆长靳宗伟介绍说,此次列入可贴标范围的主要为回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刺绣、回族服装、回族乐器、回族医术汤瓶八诊四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代表性强、工艺好、能较好传达文化信号等特点。

为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附加值,宁夏将聘请专家对“非遗”产品进行包装、营销、更新换代。

宁夏聚居着两百多万的回族群众,是中国回族传统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贴标销售只是宁夏创新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列举措之一。

和中国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回族的传统文化也遭遇了现代文明的冲击。“一些传统技艺原有的生存土壤已然消失,如果不加以保护,这些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将可能最终消亡。”靳宗伟说。

所幸的是,传承并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被列入政府的工作日程。根据自治区的规划,文化部门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为今后的保护和开发提供资料数据。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