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木版年画有难 80后女孩拍马打救

摘要:昨天,佛山木版年画广州经营权正式移交给广州新觉公馆。当佛山木版年画传承人对其未来倍感困惑并欲抽身离去时,一个23岁的广州女生陈晞“勇敢”地出现并接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冯氏为12届省运会吉祥物“鸿鸿”创作的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和剪纸并列,是佛山颇负盛名的传统手工业,并同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

目前,几乎是独立支撑佛山木版年画制作、经营的冯炳棠和冯锦强冯氏父子,在木版年画经历了几度危机之后,如今不得不重新面对现实———木版年画如何维持下去?

昨天,佛山木版年画广州经营权正式移交给广州新觉公馆。当佛山木版年画传承人对其未来倍感困惑并欲抽身离去时,一个23岁的广州女生陈晞“勇敢”地出现并接手。

当传统手工作坊式的经营越来越困难时,这个瘦小的普通女生会为木版年画这一传统艺术带来怎样的未来?

让我们拭目以待。

有人“隐退”

昨天,广州新觉青年公馆负责人陈晞和佛山冯氏木版年画代表人冯锦强签订框架协议,正式取得佛山木版年画广州经营权。据称,今后如遇具体项目,双方将再签订详细的合作协议。

去年下半年以来,冯炳棠和冯锦强父子曾为木版年画传承一事伤透脑筋,找了文化部门反映,希望妥当安置冯氏作坊,但并无下文。在其系列设想幻灭时,冯锦强开始转做陶瓷、家具等外贸生意。

11年前,冯锦强一度做生意,后因忙着做年画放弃;去年他又把生意捡了起来。对他来说,木版年画已让他看不到希望,与其困在上面,不如跳出来挣钱。

昨天的协议签订后,冯氏父子其实也没有彻底远离木版年画,相反会时刻关注陈晞团队的动向,帮助其策划,但并不亲手做,因为经营权已转交,冯氏保留着所有权。这样,冯氏既有精力做更多的事情,又能见到木版年画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推广,并得到相应的回报。

有人“上场”

而对于陈晞团队来说,无疑想将这一木版年画推广出去,据说并没有过多想到商业回报。

陈晞介绍,目前其团队的推广设想有五六条,推广者和目标群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群体。如木版年画的创新设计由美术专业学生完成,推广和营销由广告、营销等专业学生完成。“我们是年轻的团队,会尽量做好”,陈晞说,希望能让年轻人都喜欢上这门传统手工艺。

地标

普君南路86号

如今,佛山会木版年画雕版技术的只有冯炳棠和冯锦强父子俩,保存的手工作坊也仅普君南路86号这一家。

冯家的手艺自冯炳棠爷爷开始。一百多年前,普君南路的年画生意兴旺,冯氏木版年画第一代传承人冯标接单加工,可惜后来因抽大烟成癖等并未做旺;第二代传承人冯均努力经营并赢得“门神均”的美誉。第三代传承人冯炳棠在1980年代接佛山市民间艺术社的订单做;到1998年作坊挂牌成立,才自立门户找订单。冯锦强也于1998年帮父亲打理生意至今,对年画制作步骤较熟但并不是很精通。

曾任木版年画抢救项目的负责人梁诗裕讲述,资料记载,冯家之前,佛山在1951年有5家共8人经营年画生意;1950年曾有七八家迁移到香港。解放后,佛山至少有十二三家作坊。经历1970年代保留至今的现在只有冯氏一家。

对话

我只想为文化做点事

我和冯氏父子都很“坚持”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为什么接手做木版年画?

陈晞(以下简称“陈”):今年9月冯先生(冯锦强)找我说了木版年画的困境并表示想交给我来做,我当时没怎么听说过木版年画也不了解。后来看到电视节目《南国纪事》中详述的冯氏父子经历和作坊的命运,受到极大触动:冯氏父子不求回报的坚持精神,和我做公馆是一样的,也是凭着一份坚持。新觉青年公馆本来做的也是文化创意类的东西,所以我们想不妨尝试下。

记:团队里的其他人都同意你接受吗?

陈:还是有一些人犹豫。但大家都是年轻人、热情极高。据我们此前的了解,广州大学城各校友和中国文化主题相关的人文、学术、茶道、美食、琴棋等社团共92个,会员超过7000人;有和就业创业相关的社团61个,会员超过5000人。还有其它一些数据。我们合计了一下,对木版年画感兴趣的人数应该有3万来人,这样在学生中推广木版年画应该还算有一定的把握。我们成立了专门的木版年画推广团队,从原来的团队中抽几个核心人员,另外还将面向各校招聘,具体人数还没定。

多渠道“翻新”木版年画

记:你们具体打算怎么推广?

陈:首先,在俱乐部(新觉青年公馆)的中国风主题区设置木版年画展示区和体验台,向学生推广操作步骤;然后,在广州高校巡展,让人认识到它是国家级“非遗”且手艺珍贵。其次,大学城会承办广州亚运会48%赛事,我们已经向大学城管委会打了报告,希望能在比赛现场做宣传。最后,策划一场大赛,让营销类专业学生做包装和推广方案;艺术类专业学生作创新的设计方案,并放上网供人投票选出最适合木版年画生存的方法,并交由方案制作者或我们与他携手,将木版年画“翻新”。现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的学生们已寄来了设计作品。同时,以木版年画为主,联系广州其他“非遗”项目,搞民间文化系列讲座。我已经跟广州荔枝湾文化交流协会联系了,也得到回应,只要是它们协会有的文化项目,我们都可以和年画一起做宣传。

记:这些推广费用谁承担?

陈:我休学后一年做过广告公司,跟不少企业打过交道,发现他们也希望向大学城推荐产品,可是没有载体进入。我想做活动的时候同时帮他们宣传,赞助费应该是能拿到的。

推广不在乎赚钱,保本都做

记:万一效果不好怎么办?

陈:(笑)倒没想过,只是想着“坚持”,我想只要能做下去就一定能看到结果,两年前做公馆时也是“坚持”这两个字支持我走到现在。不过,说实话压力很大,筹备期间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记:推广过程中,如果与冯生谈不妥怎么办?

陈:我觉得要看到双方想要什么,如果我不在乎赚钱不赚钱了,保本都做,冯先生还有什么不同意的?我只是喜欢文化,想为文化做点事情。

记:(对木版年画的将来)有信心吗?

陈:不能这样说,能做下去就好。

陈晞,23岁,广州新觉青年公馆负责人。昨天,因为佛山木版年画被推到前台的她,瘦小,穿牛仔裤、板鞋,戴黑框眼镜,和普通的学生打扮差别不大。她在签约前的长篇演说中,一直紧绷着脸。演说结束时,她念了一则登上报刊的文化感想,引来捧场师弟师妹们长达半分钟的掌声。

她坦言自己工作上很“倔”,不做到最后绝不放手。和冯氏父子合作,她坦承对前景不能用“自信”来形容,而是“坚持”,因为她想做下去。正如三年前从广东工业大学休学创业,没有“坚持”,也就不能有现在的公馆。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