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写真:广东惠东生态渔歌传承千年 经久不衰
广东惠东生态渔歌传承千年 经久不衰
客家人流行唱山歌,而沿海的渔民也有流行的渔歌,且一唱千年,经久不衰。
在红海湾一隅的广东惠州市惠东县沿海村落,流传着一种颇具特色的民间歌曲,它具有大海般的韵味和浓郁的南方滨海文化特色。惠东渔歌走过千百年历史,依然在当地广为传唱,渔民海上捕鱼、回港避风,或是节庆、祭祀、婚丧等场合,都爱用渔歌唱之。
惠东沿海村落的渔民长期面对大海、蓝天,自然而然地就选择了以歌自乐、以歌解忧的生活,直接催生和发展了渔歌。久而久之,枯燥的海上生活开始以唱渔歌为乐。渔民不论男女老少都能唱上一两首。
惠东是生长渔歌的沃土,渔歌在此地发展得根深叶茂。在当代,学生都爱唱流行歌、听摇滚乐,但惠东的学生当中,有超过一千人会唱渔歌,年轻一代成了渔歌传承的新希望。
惠东县文化局相关人员介绍,惠东渔歌在新中国成立后曾经得到了长足发展,许多著名音乐人都很关注渔歌的发展,渔歌也逐渐走上了表演舞台,并一度闻名全国。一九五六年,惠东港口镇渔歌手苏墨水、苏带心参加全国民间歌曲调演,还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
然而,“文革”期间,惠东渔歌被列为庸俗、伤风败俗的歌曲,禁止传唱。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部分渔民后代弃渔从工;再加上音像制品、电视媒体、流行歌曲等越来越多地进入渔民生活,许多渔民逐渐忽视了自己的传统歌曲,致使惠东渔歌处于濒危状态,传唱者越来越少。
以至于该县出现过仅十余名渔歌传唱者,而且大部分上了年纪。
为保护处于濒危状态的惠东渔歌,惠东县文化局从二000年开始,每两年召开一次惠东渔歌座谈会,每三年举办一次惠东传统渔歌演唱会。并通过举办“渔歌进校园”活动,逐步培养青年渔歌歌手。二00八年,惠东渔歌成功入选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者从惠东县教育局及平海、巽寮等乡镇中小学了解到,从二00六年惠东渔歌被入选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平海等各渔区中小学就开始教学生唱惠东渔歌。在巽寮中心学校就有三百多名学生会唱渔歌。“越小的学生越喜欢。他们还会在课后哼唱。”该校一名音乐老师称。
到如今,平日只在专家调研或赴外地参赛才得以对外亮相的惠东渔歌,在当地也开始频频登上舞台。
十一月十日,惠东县举办的专场渔歌比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举办的。获奖的不是长期生活在渔船上高唱渔歌的渔民,而是两名土生土长的音乐专业大三的学生。
十一月二十五日,惠东县举办渔家风情旅游文化节,通过原生态渔家风情歌舞表演和唱渔歌,再现了一幅渔民伴着落日余辉映照,在粼粼江面上收网回家,此起彼伏,一唱一和地唱起渔歌,享受满载而归的喜悦和悠然自得的心情的美丽画卷。
在海上度过了三十多年的七十二岁老渔民、渔歌第三代传人苏妹对渔歌一直情有独钟。她告诉记者,她与父母等亲人长年生活在海上,生活非常艰苦。平时除了捕鱼、休息,其它时间都基本在唱渔歌,是渔歌给了她精神支柱,也给了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责任编辑:maggie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