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部分专家学者齐聚宁明 为花山申遗建言献策

广西新闻网宁明讯 (记者唐志强)谜一样的宁明花山岩画,让不少专家学者为之惊叹。在赞叹这一天下奇观的同时,不少官员和专家学者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好花山,如何打造花山这一品牌。11月28日,宁明县和广西先进文化发展促进会共同举办花山论坛,探讨花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大计。

广西先进文化发展促进会会长杨炳忠对花山岩画有专门研究。他认为,“申遗”能让花山走向世界,让世界认识花山,将大大提高宁明县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宁明县来说,这等于增加一宗巨大的无形资产,一旦运用于开发旅游观光业和社会服务业,可给当地经济带来飞速发展。

杨炳忠说,千百年来,无数文物古迹已在风尘中湮灭。历史的教训表明,如果失去有力的保护,花山岩画或许会“劫数难逃”。如果“申遗”成功,可让花山得到有效保护。

广西区党校文史教研部专家陈学璞说,广西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申遗”,陆续申报了三江程阳永济桥、桂林灵渠和宁明花山岩画等项目。2007年,灵渠和花山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虽说取得初步成功,但任重而道远,毕竟预备名单中有全国35个项目,而中国每年获得正式批准的也才一两个项目。

陈学璞分析了我国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38个项目,其中25处世界文化遗产无一不涉及园林建筑类。他说,花山岩画多年“申遗”不成功,或许跟仅仅以绘画来申报有关,“岩画构图平面感强,规模宏大,遗憾的是雷同太多,由于作画年代久远,没有相应的文字记载,岩画如何见证各个时期的文明,也难以鉴定,申报时缺乏竞争优势”。

今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改变了评选规则,只要条件符合,不受名额限制,我国此前只有4个项目获批,今年一下子增加了25个。陈学璞认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申报世界级的遗产项目,改变“申遗”思路,让花山岩画去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有官员认为,还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实际价值大。陈学璞也提出了他的第二方案,就是将花山岩画扩大为花山文化,总揽花山岩画文化、大石铲文化、铜鼓文化、左江沿岸民居建筑等因素,可以增加申报主体的竞争力。

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所长李建平则提出了东盟因素。他说,从人种学和民族学角度以及语言交流等方面来看,花山文化跟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有渊源,如果抓住机会,把握其国际性内涵,打造出花山文化国际性品牌,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