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与保护民族语言

博学、淡定、平易近人,这是记者见到吉首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省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李启群的第一印象。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土家族)代表,李启群长期关注民族语言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学校教育等,先后被评为“省优秀教师”、“省优秀女教职工”、吉首大学“十佳师德标兵”等。

任教29年来,李启群先后担任过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学、基础汉语等十几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她把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的语言课讲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深受学生们欢迎。她把汉语教学同当地汉语方言研究、湘西少数民族语言和本土文化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李启群主持了四项省级课题,出版了专著《吉首方言研究》。在《民族语文》、《方言》等国内高规格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论文《湖南凤凰方言中的代词》、《汉、土家语接触对土家语的影响》均获得湖南省语言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其学术观点广为引用,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李启群提出要加大力气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受到多家媒体广泛关注。她介绍说,目前湖南有苗、土家、侗、瑶4个少数民族,既有语言又有文字,但能够说这些民族语言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以土家语为例,湖南共有龙山、永顺、古丈、泸溪4个县群居着讲土家话的土家人,但即使在这些地区,也已经出现“断代”现象。对于少数民族语言这种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启群建议予以抢救性保护,在其未彻底消亡前建立声像、纸质词典和档案,以“亡羊补牢”式地保护这些文化资源的传承,政府应加大投入,保护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她说,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既能让湘西的民族味更浓,又有利于促进湘西旅游业的发展。

担任人大代表以来,她提出了民族语言的抢救与保护、职业教育的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国家助学贷款、大学生就业、大学生疾病保障机制等议案30余件,反映了自治州乃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得到了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