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文坛艺苑多华章—石家庄市文化建设综述
2009,石家庄文化风景看不尽。诸多的文化活动、文化盛事让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化石家庄”在今年演绎得如此生动,亮点纷呈。盘点这一年我市的文化建设成就,仿佛仍能触摸到那鲜活在我们记忆中的一幕幕。
艺术生产
繁花处处看不尽
2009年,我市的艺术生产可以说是春风遍野,花树千处,艺术之花绽放得一片锦绣。
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克服条件艰苦、资金短缺等诸多困难创排的现代戏《女人九香》,荣获中宣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是我市大型剧目6年来再次荣膺该奖,也是我省河北梆子剧种舞台剧第一次荣获这一全国大奖。该剧还荣获了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二等奖和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
新创排剧目京剧《范仲淹》、评剧《红叶》成功搬上了舞台;创作完成了美术作品《三大战役》和歌曲《太行谣》等国庆献礼作品。
河北省第八届戏剧节,我市有7个剧团的9台剧目参加,其中《红豆曲》等4台剧目获得优秀剧目奖,参赛剧目获奖数量、质量均居全省第一。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我市市直院团共荣获国家级奖项6个,省级奖项75个。
艺术院团南征北战,一支支艺术之花,仿佛递向全国各地的一张张名片,将石家庄的新形象鲜明地展现在各地人民面前。
石家庄市艺术学校参加大型歌舞晚会《人民海军向前进》演出,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军委领导的亲切接见,演出队被市委、市政府誉为文艺战线上的“石家庄号”;石家庄市京剧团赴香港和上海演出引起强烈反响;石家庄市丝弦剧团携新创剧目参加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次让上海观众领略了丝弦艺术的魅力;石家庄市评剧院一团戏曲电影《西柏坡》,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并在全国发行放映,将西柏坡精神形象地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40多家中外媒体进行了报道;市青年评剧团在天津6所大学举办“评剧进校园”系列演出和“纪念评剧百年——刘秀荣走进天津戏迷评剧大型演唱会”,广受欢迎。
设施建设
强力推进绽光华
似乎是为了弥补历史的欠账,今年我市的文化设施建设步伐急促而有力。
《省会文化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完成,为未来石家庄谋篇布局;
和衡水习三内画合作的河北省民间工艺博物馆将于明年1月份开业。这是通过市场运作,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文化设施的典范之作,也是我市文化产业的示范项目。
把老火车站改建成石家庄市博物馆,滹太新区文化中心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商联动,建设丝弦大剧院、新大众剧院等等,都在积极筹划中。我市文化提升工程步伐矫健。
着眼于文化惠民,立足于市民百姓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服务,犹如缕缕清泉,滋润着人们的心田。
2009年,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顺利完善了市、区、社区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区级文化馆、图书馆两馆建设已经开工;在农村着力建设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文化活动室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到目前为止,基本完成了10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800个农家书屋的建设任务,新建农村文化室、图书室和文体活动广场502个、文化大院315个;在全省“农村文化星”评选中,藁城市岗上村图书室等16个单位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全省农村文化星”。
各级文化设施的建设为群众文化生活搭建了舞台,使人民的文化生活有了基本保障
遗产保护
亮出城市童年故事
挖掘城市故事,保存城市记忆,使我们的城市更有品位和历史纵深感。2009年,本着弘扬省会历史和文化的宗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成果丰硕,城市文化底蕴进一步丰厚。
今年12月,位于中华北大街55号的中国人民银行旧址“小灰楼”,重新焕发出熠熠的光彩。修复一新的“小灰楼”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旧址纪念馆暨河北钱币博物馆。
积极开展古建筑抢救与维修工作,重点对井陉旧城、元氏开化寺塔等进行了修缮;完成了南大街四合楼院的保护利用总体方案;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筹备谋划东垣古城遗址公园、毗卢寺公园、文化一条街等建设项目。正定历史风貌恢复和保护工程、华药和棉纺厂旧址改建专业博物馆等项目也在谋划之中。
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石家庄组织20支野外调查队到各县(市)进行野外调查,新发现古遗址、古墓葬等不可移动文物遗存4010处,战果丰硕。启动南水北调石家庄南段考古发掘工作。目前,已经发掘墓葬60余座,遗址16000平方米,出土文物500余件。
特别是今年8月,在平山 水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洞穴遗址,专家认为石家庄先民生活在大概距今两三万年前。这是太行山东麓我省境内首次发现的洞穴遗址,也是我市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晚期遗址。
2009年,“非遗”保护工作呈现良好局面。发现收集非遗资源项目2454个,并组织编写了25套“非遗”普查成果汇编;编辑出版《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有29个项目入选第三批省级“非遗”名录,公布了第三批市级“非遗”名录。
“井陉拉花”被评为“河北省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入选“河北文化形象名片”,成为我省“非遗”知名品牌。“井陉拉花”在第26届“龙潭杯”全国优秀民间花会展演,全国传统舞蹈展演、全国民间歌舞精品大赛中均荣获金奖。
歌舞书香
百姓文化生活很精彩
12月24日、25日,上海京剧院一行80多人,在家乡人金喜全的带领下,将登上省会舞台,演出《吕布与貂蝉》和《周仁献嫂》,成为“一月一名剧”年终压轴大戏。2009年,“一月一名剧”先后邀请了戏剧名家和知名剧团献艺,推出了《秦雪梅》、《白帝城》等十几场演出。
市直各艺术院团送戏下乡活动如火如荼。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年各团在农村演出800多场,极大地活跃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2009年,我市先后组织了庆新春“欢乐大广场”、“盛世欢歌”大型文化游园、“五一”省会大型群众文艺汇演、第三届“千人大比舞”、国庆六十周年群众文化演出月等11项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每逢节假日,歌舞升平,处处洋溢着一片和谐的节日氛围。
“彩色周末”和“假日文化”工程,演出1200场,中央电视台对我市“彩色周末”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全民读书征文活动、全省燕赵少年读书系列活动和“对我帮助最大的一本书”读书演讲比赛活动,我市获奖名次和人数均居全省第一,有效推动了全民读书活动的开展。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