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景德镇明代葫芦窑复烧引众多主流媒体关注

 

景德镇传统瓷窑保护利用暨明代葫芦窑复烧新闻发布会召开
  东方网4月3日消息:历代窑炉炼就千年瓷都,系列复烧彰显中华文明。2010年1月21日下午,由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景德镇市文化(文物)局联合举办的“景德镇传统瓷窑保护利用暨明代葫芦窑复烧新闻发布会”在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圆形厅召开。国家工艺美术大师刘远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古窑民俗博览区管理处等相关领导出席了新闻发布会。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工业报、中央电视台、香港文汇报、香港大公报、人民网、江西日报、信息日报、上海文汇报等几十家海内外媒体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文物)局局长江华,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管理处副主任、国家文博研究员周荣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胡家旺回答了现场记者的提问。

  市文化局局长江华在发布会上感谢海内外媒体对于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关注与支持,他说,复烧明代葫芦窑是对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的传承和利用,将景德镇传统陶瓷技艺发扬光大。景德镇历代典型瓷窑是全世界制瓷业最大规模的历史文明景观,站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高度,景德镇历代典型瓷窑属于景德镇,也属于中国和全世界。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管理处负责人介绍了景德镇明代葫芦窑复烧的有关情况。

  为集中再现瓷都景德镇千年制瓷历史的辉煌,进一步有效保护充分利用优秀的陶瓷文化遗产,在景德镇市文化(文物)局的领导下,景德镇古窑博览区在2009年成功复烧清代镇窑后,计划逐年复烧景德镇历代的典型瓷窑,其中包括宋代的龙窑、元代的馒头窑、明代葫芦窑等等。2010年景德镇传统瓷窑保护利用活动和工作的重点就是复烧景德镇明代葫芦窑,2010年2月至9月进行景德镇明代葫芦窑的营造(挛窑),5月1日进行景德镇清代镇窑复烧点火(第二窑)、10月瓷博会期间进行景德镇明代葫芦窑复烧点火仪式和景德镇清代镇窑复烧点火(第三窑)。届时明、清两代典型瓷窑穿越时空同时进行点火复烧,再现中国瓷都壮观的历史文明景观。

  葫芦窑让景德镇一花独放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明代葫芦窑在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中占据什么地位?

  周荣林:陶瓷烧制工艺发展到宋代,全国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经过元代,至明代,景德镇一花独放,全国大部分的瓷器都是景德镇制造的。可以说,奠定了景德镇陶瓷在全国的领袖地位。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就有景德镇葫芦窑的插图,并记述了它的烧成技艺

  复烧是为传承文化

  香港商报记者提问:2009年,清代镇窑复烧后,为什么还要复烧明代葫芦窑、元代馒头窑、宋代龙窑呢?

  周荣林:景德镇是一个千年瓷都,经过一千年的发展历程,有一个传承的关系。清代镇窑诞生在明末清初,前身就是葫芦窑,是景德镇特有的窑。历代窑炉都有传承的关系,在各自年代都有各个年代的成就,所谓是各领风骚数百年共同铸造了瓷都景德镇的辉煌。还原历代窑炉原貌,真实再现陶瓷历史文化.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葫芦窑复烧一定会取得成功

  浙江某媒体记者提问:复烧明代葫芦窑有哪些困难?

  胡家旺说:和清代镇窑复烧不同,明代葫芦窑距离我们已有几百年之久,复烧确实存在困难。一个是借助于历史文献、借助于古窑遗址,充分研究认证:另外还有陶瓷专家的帮助,进一步到现场考察。

  “我相信,复烧明代葫芦窑将和复烧清代镇窑一样会取得圆满成功。”胡家旺说。

  发布会上,江华还就记者关于保护民窑及御窑厂遗址等其他相关问题一一作答。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