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网媒走进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组图)

古窑民俗博览区内

老艺人

景德镇瓷器
        4月10日早晨,“第二届全国网络媒体江西游”记者团来到了拥有千年制瓷历史的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兴致勃勃地观赏了瓷工精湛的传统手工制瓷技艺。

  景德镇制瓷窑炉经历了从宋元时期的龙窑、馒头窑到明代的葫芦窑,再到清代的蛋形窑(镇窑)的发展历程,还有明清御窑厂的所谓青窑等等。历代窑炉以各自不同的型制特点和烧成技艺,烧制出了景德镇不同时代的陶瓷精品,可谓“各领风骚数百年,共同炼就了瓷都的千年辉煌。
       走进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最让记者迫不及待的还属世界遗存的唯一一座传统的大型蛋形柴窑——清代镇窑,始建于距今约300年的清朝乾隆初年,是目前景德镇仅存的一座保持镇窑原貌的柴窑。据导游介绍,清代镇瑶千年“窑火”的复烧过程中,一切烧窑工艺完全按照清代时期的模式进行。在长达近1天的时间里,窑工需要不间断地加窑柴烧炼,没有任何现代化仪器监测的情况下,他们要用一双“火眼金睛”观测窑膛温度,掌控火候,并用两天时间将窑温降下来。镇窑里不同窑位温度不一样,可以同时烧造出高低温几十种不同类型的瓷器,这是目前任何现代窑炉都做不到的。

  此外,在古窑民俗博览区清代制瓷作坊群和镇窑窑房内,聚集了200多名传统制瓷的老艺人,他们在这里进行传统制瓷生产。现场观赏制瓷老艺人现场操作的记者们,不禁会发出“巧夺天工”的赞叹。

  悠久的陶瓷历史文化造就了景德镇的辉煌,来到这里的朋友可以充分感受到中国优秀陶瓷非物质文化遗产千年传承的神韵。



责任编辑:
上篇文章:传承民俗文化遗产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