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大戏唱响文化产业 非遗项目渐成特色品牌

  ■戏曲类

  与企“联姻” 或可循“刘老根”路线

  “我们现在是甩着膀子往前走,更多的考虑是如何走,也就是如何更好地进行发展和创新。”肩负着国家级“非遗”项目——茂腔的传承重任,茂腔剧团团长刘宗涛认为,茂腔在好剧本的基础上,可以借鉴“刘老根”表演艺术的运作思路,与影视剧、网络平台相结合,加大茂腔戏剧作品的受众面,甚至向全世界进行推广。据悉,目前该剧团的一场出场费已升至4000元,而刘宗涛手头上也已积攒了四场演出,今年还将筹备演出300场。“一些茂腔演出专辑在网上也有售卖。”刘宗涛告诉记者,剧团将尝试着把茂腔融入到现代剧中,加入更多的舞台元素,把茂腔段子演绎得现代和时尚一些,让年轻人也喜欢看。

  ■传统技艺类

  把脉市场 形成独特“产业链风景”

  宗家庄木版年画是入选我市首批“非遗”名录的项目,其传承人宗成云为了保护这项老手艺,1997年起就在村里成立了平度宗家庄木版年画研究会。宗成云告诉记者,为了扩大木版年画的影响和知名度,他每年还将版画做成成套的画集或者将版画模板缩小进行雕刻,制成特色工艺品进行售卖。这些工艺品除了在国内销售看好外,一些国外收藏者也通过各种途径找他订货。

  此外,作为省级“非遗”项目,即墨七级镇的大欧鸟笼不仅畅销北京、天津、上海等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还远销美国、法国、日本等国。该村约500户人口,每家在农闲时都会制作鸟笼。据该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大欧村生产的鸟笼有许多品种,一些鸟笼因刻有传统龙凤图案而工艺精美,尤得客商青睐。

  同时,有着百年历史的平度新河草编工艺,凭借“公司+加工点+农户”模式进行产业化和集约化经营,形成了“草根经济”产业链,草编工艺品90%以上远销欧美等国家。在这个“全国第一草编镇”里,全镇70%以上的村民参与到了草编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目前,新河镇已有40余家草编工艺品加工厂,形成了民生、鹏程等一批工艺品加工骨干企业。他们一头连着国际大市场,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产业链风景”。

  ■民俗节庆类

  一脉“多”承 孕育新兴文化旅游资源

  四方海云庵糖球会、市北萝卜会、崂山非遗节、即墨周戈庄上网祭海节……随着城市特色节庆活动在旅游中的影响日益显现,“非遗”正成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这些´非遗’项目本身具有生产性,将´非遗’文化与旅游产业有机结合,也可看作是加强´非遗’保护和管理的一条途径。”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产业化要求有规模、有标准,但文化要求个性、独特和差异。如青岛的两家“非遗”专项博物馆——崂山的中国崂山道家文化馆和城阳的青岛韩家民俗村,就是各自“非遗”资源价值的独特体现。

  前者通过听道乐、阅典籍、品茶道来鲜活地呈现中国道家文化的发展史,韩家民俗村则以渔盐民俗文化为脉络,立体地再现了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晒盐的工艺流程。据韩家民俗村总经理韩平德介绍,今年还会把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制作成动漫连续剧的宣传形式,不断完善集“渔、盐、耕、读”于一体的民俗文化产业链。

  ■记者手记

  尽管目前有着尚已成型的“草根经济”产业链、有着热闹的民俗文化节庆正在发挥其旅游价值,但在采访过程中,多数的“非遗”后人们无一不对手上捧着的传家宝而担忧。“非遗”的延续方式是代代相承的身口相传,因此,人作为其传承载体显得尤为重要。近期,几十位古稀琴书老艺术家创建了首个民间“非遗”传习所,以挽救濒临失传的山东东路琴书;市群艺馆加挂起了传习所的牌匾,来定期组织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非遗”传习班也将于年内被引进我市中小学课堂。

  可以看出,从民间到政府,从个人到群体,保护“非遗”的力量群体正在壮大。但同时,“非遗”若要着眼于原生态保护基础上,实现个体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不但需要传承,还渴盼更多的关注。而如秃尾巴老李传说、莱西民间砖雕等我市大多数的“非遗”门类仍处于民众的视野盲区。我们试想,即墨的虎头鞋虎头帽为何不可与“喜洋洋”玩偶摆在同一货架上?200年历史的柳腔为何不可下载成手机铃音?随着越来越多的“非遗”相关活动陆续走进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讲堂,“非遗”与受众的接触交集也正在扩大。我们期待,青岛“非遗”可持续发展与传承的良性运作模式能够更加丰富、多元起来。

  保护“非遗”,任重而道远。因为它不仅是城市独特气质的文脉承载,更是一所城市进步与发展的文化源泉。



责任编辑:依侬
上篇文章:河北张家口新增21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