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开始进入“文博会时间”

新的一周又开始了。对深圳人来说,这无疑是特别的一周,因为,从5月14日也就是本周五开始,第六届文博会将拉开大幕,炫目登场。

这是一个崭新的文博会,也注定将是一个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文博会。本届文博会开幕之际,正值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办好文博会,不但能充分展示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果,也将使之进一步成长为我国文化产业走向世界的国际知名品牌。

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将全部参展,首次实现政府组团“满堂红”;主会场受邀海外专业观众达到1.6万人,分会场由第五届的30家增加到35家;融资交易功能进一步强化,预计交易额将突破900亿元……我们不妨将这样的数字看成是一级级台阶,如此我们将看到一幅城市不断拾级而上的图景。

好吧,如果你还是觉得数字抽象,请走进文博会,你会惊讶地发现自己被太多的创意和新意所包围。比如,展示交易外,各分会场还将开展论坛、沙龙、研讨会、设计大赛、拍卖、体验、演出等100多项配套活动,体验性、参与性、互动性更强了;在2号馆,你也许会被“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所吸引,这也是文博会首次设立这样的展区,部分非物质文化项目传承人将现场向观众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在3号馆,你将零距离接触“首届中国国际新媒体影视动漫节”,并在那里观看到3D裸眼动画片……新,是本届文博会的特质,也将成为它带给你的最真切的内心感受。

无可置疑,对深圳来说,办好文博会,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的支柱地位、增强文化产业的引擎作用,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提供重要动力。除了这样的宏大价值外,文博会与每一个普通市民间又何尝不可以形成良性互动,文博会带来的新知识、新理念、新眼界又何尝不可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市民的文化素质,反过来,市民又何尝不可以成为推介城市品牌、展示城市形象的载体……时间滴嗒,文博会已进入最后的倒计时,从现在起,希望更多市民进入“文博会时间”,关注文博会,对接文博会。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