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老行当:现代物流的开山鼻祖 镖局黑白通吃

  古时,水陆交通非常不便,但随着经济发展,各地区之间交易却日趋频繁,为了保护行旅安全,将货物平安送达目的地,镖局便应运而生。

  由于镖局同各地均有联系或设有分号,一些汇款业务也由镖局承担。明末清初,就连官府运送饷银,也请镖局出面保驾护航。后来,看家护院、保护票号也成了镖局的工作内容,据说当年李鸿章的家宅,就是由北京十大镖局之首的会友镖局派人保护的。到了清中叶,随着票号的兴起,镖局的主要业务就是为票号押送银镖。清末时期,随着镖局生意的衰败,镖局的主要业务对象就转化成为一些有钱有势的客人押送衣、物、手饰和人身安全的保护,这就形成了古代走镖的三大形式:粮镖、物镖、人身镖。

  镖局属于特殊行业。在武侠小说里,经常将镖局描写成江湖武林门派,其实镖局既同绿林有来往,又同官府有关系,它的性质介于官和民之间。开镖局生意先要打点当地的台面人物,下帖请官私两方有头有脸的朋友前来捧场,这个叫“亮镖”。若是关系不够,亮不了镖,往后生意必然难做;若是人缘不佳,亮镖时有人踢场,手底下没两下子干脆就趁早关门。亮镖没出事,镖局才算立住了脚,但能不能出人头地,则要看第一次买卖头趟镖是否能立个万字(打响名头)。

  镖局的组织包括镖局主人、总镖头、从事保镖工作的镖头和镖师、大掌柜、管理杂务的伙计和杂役。镖局主人多半人面广、关系好;有钱有势,打出旗号(黑道人物或是绿林好汉)不敢招惹,万一出了事摆得平官府,镖被劫了赔得起银两。大掌柜讲的是眼明心细算盘精;看货不走眼,估价不离谱,上下里外该打点的绝少不了,该开销的绝不浪费。而总镖头常常是赫赫有名的江湖人物,他们不是武功盖世之人,就是一些退休的名捕头。

  说白了,古代镖局“走镖”就如同现代物流公司“运货”。所以,起源于我国明末时期的镖局算得上世界最早的物流公司,可以说,中国古代镖局可谓世界现代物流业的开山鼻祖!(马佳)



责任编辑:依侬
上篇文章:老北京特色渐消失 京味文学传承将成无米之炊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