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下沙黄氏祭祖习俗等三项非遗有望入选国家级

下沙黄氏祭祖 李忠/图

坂田永胜堂麒麟舞 李忠/图

大浪大船坑麒麟舞

“下沙黄氏祭祖习俗,一年两次,海内外的黄氏宗亲都会来。”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程太介绍,文化部官方网站上公示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深圳共有3个项目入选,下沙黄氏祭祖习俗便是其中一项。

第3批国家级非遗公示

文化部近日面向社会公示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此次提出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共349项,其中新入选项目190项,扩展项目159项。

公示自5月17日起,为期30天。此间对名单项目有任何异议均可向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申请受理。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介绍,截至目前,国务院先后公布了两批共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其中第一批518项,第二批510项。第三批国家非遗项目评选过程中严格控制数量,注重质量的提高。

马文辉介绍,评选中对食品、酒类非遗项目进行了严格压缩。与此同时,本次评选给予少数民族特别是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项目予以重视。目前国家对国家级非遗项目的专项资金补贴为3.25亿,第三批非遗项目公示、调整后,将报国务院审批。一旦正式确定,这些项目的传承、发展将从政策、资金方面得到扶持。

三项中两项为麒麟舞

2009年,文化部就开始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和评审工作。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申报评定暂行办法》的要求,文化部组织有关专家按照评审标准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及中直单位申报的3136个项目进行了审议。

据了解,此次公示的推荐项目名单中,有3项来自深圳,分别是坂田永胜堂麒麟舞、大浪大船坑麒麟舞、下沙祭祖习俗。王程太认为,其中两项均为麒麟舞,深圳至少有50支以上的麒麟舞团队,这说明深圳的非遗日益丰厚,非遗保护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已有两项国家级非遗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次将新增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那深圳就有5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了。”王程太主任介绍,深圳现有区级以上非遗70多项,市级以上非遗39项,省级以上非遗18项,国家级非遗2项。此前深圳的国家级非遗有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和沙头角鱼灯舞。

王程太说,下沙黄氏祭祖习俗若入选国家级,将打破有人认为祭祖是迷信的说法,也将把祭祖这样的中华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同时,对于唤醒市民对非遗的保护也有着积极意义。(综合)



责任编辑:依侬
上篇文章:宁夏银川市采取多种科技手段保护贺兰山岩画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