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热河文庙保护区建高楼 规划部门未审批

近日,家住承德市热河文庙附近的一些居民向本报反映,文庙东侧常王府胡同内正在盖楼,使得原本狭窄的胡同出行更加不便。

5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常王府胡同最里面的工地,施工人员正忙着干活,这栋东西朝向的楼房已建起了两层,一块牌子上写着“棚户区28#”,一名工人称这栋楼共6层,属于碧峰家园小区。记者看到,该楼并没有在已经建成的碧峰家园小区院内,其西侧一路之隔便是热河文庙。

据附近居民介绍,以前常王府胡同破乱不堪,胡同里有许多违章建筑,占据了居民出行道路,去年这里临街的一些违章建筑被拆除,居民出行方便了许多。“听说这里是历史文化保护区,拆了就不盖楼了,结果现在又开始盖了。”居民们对此很不解。

随后,记者采访了承德市城乡规划局审批科的工作人员。据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碧峰家园小区属于棚户区改造工程,该小区规划图纸早已经过审批,但在审批图纸上并没有常王府胡同里正在建设的这栋楼房。截至目前,承德市城乡规划局审批科还未收到任何关于该楼房的审批材料。

根据2003年10月8日河北省政府批复的《承德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热河文庙处于二道牌楼历史文化保护区,其保护范围为东起常王府胡同路东侧,西到小榛子沟路西沿,南为西大街南缘,北至碧峰中路北侧,其环境协调区范围为以保护区界线为基线,西南外扩100米,西北、东北、东南向各外扩60米。该历史文化保护区新建建筑高度为7米以下,已建建筑要采取降层措施,建筑高度要低于14米,在环境协调区范围内,不应建高层建筑,现状建筑有条件时进行平改坡处理,建筑风格要与历史文化保护区氛围相协调。

2010年1月4日,承德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城市“中疏”的实施意见》(承发【2010】1号),规定从2010年开始,老城区的住宅项目一律停批,已经批准和正在实施的项目也要根据降密度、腾空间的要求科学调整,拆出的空间和地块,按照“减量、增绿、整容、留白”的要求,用于绿地、公共服务设施和休闲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 (记者陈宝云)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