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界宗师张季鸾墓为何破败不堪?
张季鸾这个名字,略通近现代史的人们应该知道。这位被誉为“一代报界宗师”的开创者,于1941年9月逝世之后,便公葬于距西安20公里的竹园村。但是据报道,现在的张季鸾墓,碑石已经荡然,只剩下荒坟一冢,一幅破败不堪的景象。海内外各界人士来此拜谒,“无不怅然而归”……
其实修一下张墓,并不是无人呼吁。早在十年之前,就有新闻界人士,以政协委员之身发起提案,而十年中间,“张季鸾研究会”和张家后人,也多次呼喊。然而直到今天,张墓还是一片惨状,“左侧是一家砖场,前方则是一个臭气熏天的养猪场”。
张墓的破败,并非一个孤例。也是最近的报纸,同样报道了齐白石墓的境遇——一代丹青宗师的墓园,居然成了附近饭馆食客的方便之处,“异味十足,不堪一睹”……“有关部门”却说“鞭长莫及”,把一个皮球踢来踢去,至今也没有人来制止食客的频繁光顾……
张齐二墓的境况,岂不令人惊诧——现在名人墓地也好,宗师故里也罢,不是抢得烽烟四起吗?为了争夺和“占有”名人,明明一点史迹也没有的,造,不是也要造一批出来吗?为什么一边是大张旗鼓,编造前事,大兴土木,伪造“遗迹”,一边却将世界级的文化大师、国家级的开山宗师,来弃之不顾,来当成“皮球”踢来踢去,以至一片破败,以至异味冲天?
当然这种“破败”,远不只是像张、齐这样的近现代名人故迹,便是古代的文化名人,其破迹的“致败”,前几年也屡有报道。例如魏源的故居,这位中国近代史上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长期居住的地方,也是“一片破败”,魏源亲题的“小卷阿”早已不知去向,作为“保护单位”的故居几成危楼。魏源的故居,不知现在“保护”了没有,但秭归屈原故居的“破败”,却是仍然见之于传媒的。
于是便有有识之士,出来道破这里的奥秘,说是你看张季鸾、齐白石也好,屈原、魏源也好,都不过是古往今来,一介文化人,办几张报纸、写一点书画而已,他们的“商业开发价值”有限,刺激旅游、拉动消费的魅力也不够,所以虽然拿在手里,总也不是什么“香饽饽”。而时下争抢的名人、赶造的“古迹”,大多是什么对象呢?不是金戈铁马、开疆立基的帝王将相,就是腰缠万贯、“汇通天下”的大款富豪,便是连魏源故居不远处李香君那一座招蜂惹蝶的“媚香楼”,不也已修缮得金光闪闪?所以一“抢”一“败”,一“兴”一“衰”,那是有得有舍、有争有弃,有他的精心选择的。难怪一边要热火朝天抢名人、造伪迹,一边却要将张季鸾们的真墓弃之于“一片破败”。
责任编辑:maggie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