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志愿者荣归盛唐名骏露新容
飒露紫、拳毛騧,这两件流失海外百年之久的珍贵文物,近期终于在中国文物专家的手中得以修复。6月6日,完成这一任务的3位陕西西安唐大明宫遗址文物保护基金会志愿者载誉归来。
志愿者满怀信心启程
“修复昭陵‘二骏’,促成‘六骏’团聚,我们一定不辱使命……”5月6日,赴美修复昭陵“二骏”志愿者在西安古城南门瓮城前举行的启程仪式上庄严宣誓。他们带着唐大明宫遗址文物保护基金会的使命,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开始为期4周的昭陵“二骏”文物修复工作。志愿者杨文宗告诉记者,为了圆满完成这次任务,他们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除了查阅文献资料、制定修复方案,还专程前往西安碑林博物馆,认真研究馆藏“四骏”的材质和保护情况,增强了修复“二骏”的信心。
中美专家联合修复“二骏”
费城当地时间5月7日,大明宫基金会的文物修复志愿者抵达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一些美国学者、教授、作家以及旅美华人、华侨,纷纷前来看望西安来的文物专家,其中包括在美国颇有影响的自由撰稿人麦克·斯通。他们认为,中国文物专家来美国参与修复中国流失的文物,意义深远,内涵丰富,对人类保护共同的文化遗产具有示范和借鉴作用。
5月9日,宾大的校方领导和文博专家与西安文物修复小组成员会面,拉开中美文物专家首次合作修复人类文化遗产“昭陵六骏”之“二骏”的序幕。
考古有新发现
当地时间5月11日,志愿者们开始了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的工作。他们先后在实验室、“二骏”陈列现场,进行前期的基础性工作,详细记录了石刻表面的残损状况和侧面边框的线刻图案等。另外,对“二骏”现状做了详细的文字记录,包括石刻尺寸、残缺部位尺寸、重量。专家们还对“二骏”目前存在的断裂、缺失及裂隙等绘制了石刻病变图。中美专家就修补材料、使用比例等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还根据不同材料、比例制作了实验样块。
最令专家兴奋的是考古印证的收获:他们在对从国内带来的昭陵考古发掘“六骏”残块所翻制的石膏模块进行现场比对后发现,从其连接关系观察已基本确认其中的一块属“二骏”中的拳毛騧马鞍断裂部分,从而使长达8年之久的“六骏”考古发掘残块得以最终确认。
美方征询北京资深专家意见
由于飒露紫和拳毛騧两件文物在流失海外时是被敲成碎块后运往国外的,因此,要对文物进行修复就必须进行拼接和加固。然而,如何修复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中方志愿者和美方专家都非常慎重。是采用做支架加以固定,还是进行背面粘贴,或是进行正面涂抹修复?中美专家在经过反复研究磋商后,决定听取中国国内一些资深文物专家的意见。他们将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发往国内,很快得到了多位文物专家的回复,使修复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昭陵六骏”成费城“热词”
随着昭陵“二骏”文物修复志愿者的到来,中国西安、“昭陵六骏”在美国费城一时成了“热词”,尤其是在华人社会,被称之为“医唐马”事件,足见美国民众和华人、华侨对中国文物的关心和喜爱。
5月13日,宾大博物馆邀请大明宫基金会的志愿者参加了该馆周秀琴博士的一个报告会。在主题为“从‘二骏’的配饰及马夫的服饰来看唐朝的对外开放与包容”的报告中,周秀琴以详实的考古资料为依据,广引博征,报告精彩生动,极具学术价值。
宾大博物馆首席文物保护专家琳·格兰特女士说,西安令她向往,有机会一定要到西安去看看。她还期待着与大明宫保护办和基金会有长久的合作,共同探讨和研究文物保护的事情。
当地时间5月20日,中美两国专家开始对拳毛騧实施缺失复原“手术”。通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后,专家们首先将支撑体的大型制作完成,然后依据石刻的整体状况,依次进行支撑体与本体的连接,以及修补部分与表面、与石刻整体表面的协调处理及美学修复,从而达到视觉效果的统一。
“盛唐名骏”美国露新容
当地时间5月27日,备受世人关注的拳毛騧、飒露紫联合修复工作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主体的框架修复和美学修复已接近中美双方设定的修复保护目标。
中美专家继续对“二骏”缺失部分的补全支撑体进行表面石粉补全工作。飒露紫的修复主体基本完成,还需要对其着色部分进行微调,之后的两天内,专家们对“二骏”实施初步定稿。
当地时间5月28日,大明宫基金会文物修复志愿者按中美双方预定的修复目标,结束了在美的修复工作。
经过中美双方的通力合作,“昭陵六骏”中的拳毛騧、飒露紫的修复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现已完成了拳毛騧、飒露紫主体的框架修复和美学修复,使其达到了可以参加全球巡展的基本要求。
当天,宾大博物馆的修复现场格外热闹,旅美华人、华侨及中国留学生纷纷赶来祝贺,并在第一时间先睹修复后的拳毛騧和飒露紫。几位曾于改革开放初期在中国大学里教过书的美国老教授,也专程来到宾大博物馆,一睹“二骏”的新容,同时向中国专家表示祝贺。
本报驻陕西记者 任学武
责任编辑:依侬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