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地名的故事:长干里 南京城的地名年轮
南京地名学家薛光告诉记者,长干里是南京古代著名的地名,遗址在今天内秦淮河以南至雨花台以北。长干里地势高亢,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南京城市的雏形——越城就位于此。春秋战国时代,长干里一带就已经是南京人口最密集地区了。范盝之所以选择在此筑越城,就是看到这块地方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是本地区经济命脉之所在,秦、汉、六朝时期,长干里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是著名的商业区和货物集散地。
自古以来,关于长干里的诗词很多,长干里是文人们喜欢的意象之地。最有名的莫过于李白的那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是青梅竹马的典故来源。不少长干里人以舟为家,唐崔颢有《长干曲》四首,记述长干里船家的生活,其中两首是:“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到了明代,长干里形成了两个专业分工很强的集市。一是以经营粮食及副产品为主的大市,一是以经营竹木炭薪为主的来宾街市。这条街和集市的名称,以坐落于此的国家级宾馆“来宾楼”而得名。此楼主要接待外国商人。
长干里之所以名气响亮,屡屡被文人学士所歌咏,不仅由于它是古越城所在,又是繁华的商业区,而且还由于它是南京佛教中心。南京早期的寺庙“建初寺”就位于此。这里还住过好几代名人。吴国谋臣、越城的建造者范盝,东吴谋臣张昭,晋代大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都曾住在这里。唐朝李白、杜甫、杜牧等大文豪都游历过长干里,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
而“长干里”和杏花村、乌衣巷一样,更是南京老地名的典型代表。薛光告诉记者,南京老地名就是反映社会历史的“古化石”、“活化石”。在南京,留有京都印记的地名有“朝天宫”、“金銮巷”、“御道街”、“午朝门”、“明故宫”、“五龙桥”、“天王府”等;留有科举痕迹的地名有“国子监”、“贡院”、“上江考棚”、“下江考棚”、“秦状元巷”、“沈举人巷”等;留有佛教影响的地名有“大报恩寺”、“鸡鸣寺”、“观音里”、“归云堂”、“长生祠”、“大悲巷”、“慈悲社”、“进香河”等。“老地名能唤起人们对那段事件、人物、市井等古风遗俗的联想,产生怀古之情;是历史的积淀,有保留的价值和凭证的作用,它们身上可以折射出一个历史阶段的文化印痕和鲜明浓郁的时代特征。”他强调,老地名不仅能够很好地展示南京的形象,还能成为南京的一个品牌,比如青梅竹马的出处长干里、成语画龙点睛的出处“安乐寺”、典故停艇听笛的出处“邀笛步”,还有流传百世的“杏花村”、神奇色彩的“百猫坊”等古迹遗址。“南京有长干里、杏花村这样古老的地名,它们就是南京城的‘年轮’。”(姚媛媛)
责任编辑:依侬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