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创建“迎考”

    中山市历史遗存相当丰富,目前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07处(含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5处),地下文物埋藏区30处,历史建筑480处(其中中心城区有175处)。

    中山网讯   我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昨起迎来“国考”。昨日,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司长唐凯带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考察团抵达我市,召开了首场评审会。市委副书记彭建文,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邓小兵,市政府秘书长贺振章以及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蔡瀛等出席评审会。
    早在2006年年底,我市启动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2008年,市委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名城建设的意见》出台,提出3年内投入100亿元,实施八大文化工程,全面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拉开帷幕。
    经过近两年的筹备,去年11月,我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获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初审后,相关文件提交到国务院。此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考察团将对中山的历史文化遗迹保存状况、保护编制、历史文化保护单位的保护情况以及文物普查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考察,并将考察的结果上报国务院。
    昨日,邓小兵在向考察团汇报时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城市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集中体现,也是反映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象征,对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了解到,中山市历史遗存相当丰富,目前共有不可移动文物307处(含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5处),地下文物埋藏区30处,历史建筑480处(其中中心城区有175处)。中山市文物实迹充分体现了先民的高度智能,反映了优秀文化和传统民风,提供了历史的宝贵实证。中山的优秀历史建筑独具特色,融中原文化、岭南文化和香山本土文化于一体,斗拱、梁柱古朴刚劲,砖雕、木雕、石雕题材多样、精致细腻,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极高的文化价值。
    而经过2006年和2008年对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的清理和普查,目前,已经整理了30多项历史悠久、文化含量较高、具有较好传承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现有登录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项目共17个,已列入国家级的有5项,列入广东省级的有9项,列入中山市级的有3项。全市有3个镇被评为国家级 “民间艺术之乡”,6个镇被评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今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考察团将对从善坊、孙文路、孙中山故居、沙涌文化街区等我市著名文化景观进行实地考察。据蔡瀛透露,目前广东省已有惠州等6个城市进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行列。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