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古窑复烧 12件高仿瓷器被首都博物馆收藏

6月12日,在第五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当天,世界上唯一一座保存完好的传统大型蛋形柴窑——镇窑,在江西景德镇第二次点火复烧,代表着具有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积淀的传统烧制技术再次重现世人眼前。

上午10时整,烧窑把桩师傅、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德镇传统瓷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胡家旺,从熊熊燃烧的太平窑火中取出复烧的火种。他带领十几位烧窑师傅虔诚地祭拜景德镇人尊奉的“窑神”——童宾,祈求这次窑火兴旺、整窑的器皿都能烧制成功。随着一捆捆松柴被投入灶口,火种在镇窑前点燃,这个具有300多年历史的传统大型古窑开始近年来的第二次点火复烧。

为保护古代镇窑及传统手工技艺,让镇窑营造技艺和烧成技艺传承下去,2009年,景德镇组织传统老艺人挛窑(砌窑和补窑),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成功修复了因停烧多年而受损的镇窑,并在2009年10月22日成功完成了首次复烧。为处理好传承文化与环保的关系,景德镇市决定从2010年起,每年在6月12日和10月19日烧炼古窑两次,让匣钵密具、松柴燃烧及把桩、驮坯、架表等传统烧成技艺能够代代相传。

此次镇窑复烧与恢复圆器作坊全手工制瓷生产相结合,因为柴窑的烧制本身凭借的是人的经验和手工的技艺,这次烧窑过程选择的是最有经验的把桩师傅负责全窑烧炼,整个过程就是一次传统手工制瓷系列技术的展现。景德镇市文化局局长江华说,对镇窑的重新复烧既保护了景德镇瓷文化中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复烧过程又是一次“活的博物馆”的展示。

据了解,经过30个小时的不间断烧制和48小时的窑炉冷却后,上万件完全按照传统技艺煅烧的瓷器将出炉。其中包括6件经首都博物馆特许的首都博物馆馆藏清代珍品陶瓷的仿制品,每件仿制4个,共24件。这些高仿瓷器烧成后,一半将被首都博物馆收藏。

据景德镇陶瓷历史博览区管理处主任陈武平透露,今年10月19日的景德镇瓷博会上,还将举行明代葫芦窑和清代镇窑(第三窑)两窑的复烧点火仪式,明清两代典型瓷窑将会穿越时空首次同时点火复烧。 (实习记者李琤)

责任编辑:lu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