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得春花处处香—中国剪纸艺术在贝宁

贝宁学员在认真学习剪纸。

作为我国一项传统民间艺术,剪纸留在很多中国人童年的记忆里:过年的时候,红红的窗花、门饰都是用纸剪出来的;嫁娶时那用纸剪出的大红双喜字,透着吉祥喜庆。现如今,剪纸在中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剪纸艺人们把这门艺术发展得愈加出神入化,不但纸越剪越精细、图案越剪越传神,而且风格独特,门类众多。对青海省民间剪纸艺人王凤英而言,剪纸则让她获得了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2009年,剪纸艺术随着王凤英等青海民间艺人走出国门,飘洋过海来到贝宁。在中国春节文化周的活动上,当王凤英仅凭一把小小的剪刀在纸上穿梭滑行,最后像变魔术一般抖开那张被她翻来覆去剪过的纸时,贝宁人看呆了:就在那一瞬间,蝴蝶翩翩欲飞,花儿含羞待放!

青海艺人们在贝宁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春节民间艺术展示,让纯朴的贝宁人民大开眼界:青海的木雕逼真写实,极具表现力,与非洲木雕的粗犷风格相映成趣;藏绣工艺品色彩艳丽、图案生活化,给热爱浓重色彩的贝宁人带来共鸣;尤其是剪纸,表现内容更是千变万化——飞禽走兽,鸟语花香,从人物到动物,从风景到建筑,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剪不成的——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的原材料,却可以创造出那么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

为期一周的春节展示很快结束了,然而这次活动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很多贝宁人对剪纸念念不忘,这也就促成了接下来在贝宁中国文化中心应当地需求而开办的剪纸、掐丝装饰画短期培训班。而因为一手“绝活儿”让贝宁人心动不已,曾在草原上放牧、双颊泛着高原红的剪纸艺人王凤英也应邀再次来到贝宁。

贝宁中国文化中心的剪纸、掐丝装饰画培训班开班那天,中心的多功能厅里十分热闹。分批来参观学习的学员被分为儿童、成人几个班,达到两百人之多。大部分贝宁妇女对剪纸特别感兴趣,也许这跟妇女们爱做针线活有关。于是,王凤英从比较简单的剪蝴蝶开始教他们。但见她把一张张彩色的纸折叠起来,先用铅笔沿着对折线画半只蝴蝶,然后用一把锋利的小剪刀,先把图案中细小的部分,比如蝴蝶翅膀上的花纹、长长的触角等地方抠出来,然后再剪出蝴蝶的外形。只要按照要求认真去做,剪完了打开一看,一只只对称的蝴蝶就完成了。

王凤英剪出的《五十六个民族》、《赛牦牛》、《高原情》、《在那遥远的地方》、《四季花草图》、《中国传统纹饰》等作品精细异常、活灵活现,渗透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中国特色。记者在为之深深折服的同时,也曾给王凤英一个建议:何不剪一个正在劳作的贝宁妇女,让贝宁人看到剪纸也可以剪出他们的世界、他们的美。果然,当具有贝宁特色的民居草棚,椰子树及头顶芭蕉、后臀高高翘起、背着婴儿劳动的典型贝宁妇女形象等出现在剪纸中时,贝宁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表现出极大的喜悦!传授一种艺术形式,再用这种艺术去表现被传授者的不同生活,那么这种艺术一定可以在被传授者心中生根——当后来看到学员的剪纸作品中出现的诸多非洲元素时,记者更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其实,跟剪纸一起来到贝宁的掐丝装饰画也有异曲同工之处。掐丝装饰画的制作特点是先将一种金属丝按需掐断,代替线条粘贴于画面上,勾勒出线描部分的轮廓,然后再用矿物质颜料填色。作品完成之后,金丝华丽璀璨,画面呈现立体效果,非常漂亮。学习掐丝装饰画的贝宁学员们之前从来没见过这种艺术,在掌握了基本技法之后,他们马上就尝试用这种技法表现自己的生活、劳动场景了。后来有一次,我们去参观科托努民族工艺村,在这个以出售本地特色工艺品的艺术长廊里,我们竟然看到了掐丝装饰画,它们出自中心学员之手,画的是地地道道的贝宁水上村。

克劳迪娅是剪纸培训班的学员,一个普通的贝宁女孩。她和其他数百名学员一样迷上了剪纸工艺,经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她的剪纸作品已经可以出售,给她带来经济效益了。

王凤英现在也许正在青海的草原上照顾她的羊群,也许正在摆弄她的剪纸艺术,她可能想不到,她竟可以带来一场春雨,一场轻洒在贝宁这块土地上、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她所剪出的朵朵春花,也正在贝宁吐露着那凝系了真情的清幽芳香……

中国文化报驻贝宁特约记者 杨贝贝



责任编辑:依侬
上篇文章:2011年春节安徽河南两省春节习俗将在澳门展演 下篇新闻:没有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