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镇魅力:石碑一脚踏三省 荆紫关的独特风景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一脚踏三省的标示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荆紫关镇内的明清建筑遗迹

中国30多个省区市,三省交界的地方据说有40处,一只脚就可踩到三个省的地方应该不少,但真按这个目的抬起脚,要么是高山,要么是河流,能够落脚的地方并不多;而明明确确有标志,三省又都设下基层机构的,恐怕只在鄂豫陕交界。

中国30多个省区市,三省交界的地方据说有40处,一只脚就可踩到三个省的地方应该不少,但真按这个目的抬起脚,要么是高山,要么是河流,能够落脚的地方并不多;而明明确确有标志,三省又都设下基层机构的,恐怕只在鄂豫陕交界。

从河南南阳往西走,到了淅川县再往西,停车荆紫关。这个小镇与湖北郧县洋溪乡、陕西商南汪家店乡共有一条三里长的白浪街,街边大柳树下,一块石头深埋地下,石尖向上突起地面,踩住石头尖,就是一脚踏三省了。

1987年,三个乡合作为这块石头建了一个中空的小塔一般的三面体碑,向着三个方向,各省各自刻了碑文,历数地理历史沿革。游人到此,探脚到小塔里面踩一踩石头,读一读碑文,了解些历史,长点见识,颇有乐趣。

一脚踏三省,确实有些独特的人文风景。比如白浪街头商铺的电话,隔一堵墙,跨一条街,就是打省际长途了;一家兄弟几个娶媳妇,湖北妹子、河南姑娘、陕西闺女都有,老太爷就成了“三省总督”。不过,认真专程来旅游的,倾慕的多是荆紫关明清商迹。

麦收时节走进荆紫关,恬静平和,街头半边摊晾着麦粒,门前墙角戳着麦束,阳光下弥漫着麦草清香。镇外田里收割机上是忙碌的麦客,河边聚集着衣着艳丽的洗衣妇女,乡人坐在屋檐下守着小铺生意,百货琳琅很有些当代气息,农具铁器却恍然旧日耕织风景,一溜草鞋挂在墙上,纯粹是为了迎合外来游客的兴趣。

细看街里,便可领略荆紫关曾经的繁华:凝重的关门,飞扬的殿宇,花雕重彩的船业会馆平浪宫、江浙会馆万寿宫、湖广会馆禹王宫……虽然今天已经漆色斑驳,烟尘浸染,仍可看出当年的风光无限。

这里起于明盛于清的商埠文化,由一条丹江而起,河上往来货物,上达陕南商洛通西安,下至湖北入汉江,直抵汉口送江南;南北东西的粮茶竹木、铜铁金银,抑或布匹器皿直至鸡零狗碎,随船夫、掮客、东家、管家、官人、衙役分散聚合;河街一条,上演着舟楫交错,把秤推筹,杯盘叮当,万种风情。

寻找荆紫关当年的繁华,看街上的建筑是一,最切身的体验是吃饭。一上桌,主人就告知有“八大件”,为荆紫关特色,及下筷入口,方知真不是鄂豫陕任何一省口味。鸡鸭鱼肉,多有甜味,不似河南陕西,也不像湖北,倒有江南苏沪风情;名称陌生的一些调味品和菜蔬,集合了秦岭、伏牛山的丰富物产;那大盘大碗明白实在的北方风格,恐源自船家帮派的挥洒爽快。

既是荆紫关,关就意味着要塞,历史上金戈铁马,征战频繁。成语“朝秦暮楚”就源自荆紫关。秦楚两国征战,荆紫关早上还是秦辖,晚上就成了楚地。荆紫关在秦楚交兵、楚汉相争之后,历代都是兵家屯驻要地,踞此御敌。历数足迹踏过荆紫关的历史名人,秦王嬴政、汉王刘邦、后汉刘秀、明末李自成直到太平天国、民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荆紫关都是战略要地。

直到近代,先是战争萧条了商贸,后有公路铁路的兴起替代了河运,丹江畔的这个繁华码头终于变得偏僻,乏人问津,“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鼎盛与衰落何止几个30年,荆紫关被遗忘。

光阴荏苒,经商的外乡人离去,小镇居民复归农耕,经年累月,蹉跎人生,倒成就了明清古迹的保存,荆紫关的老房子、旧街巷,就这样保留至今。如今重新整修的清代一条街,白墙黑脊,繁雕重饰,本来已经翻修成水泥的路面去年又挖开了,恢复原来的石板路。荆紫关起落轮回,迎来新生。(钟嘉)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